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严如熤的《从军行(其一)》,它以贾谊的典故起笔,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关注和对贤才的期待。"昔对金门策"描绘了贾谊年轻时在朝廷献策的情景,"太息怡安篇"则暗含着对国家安宁的渴望。接下来的"公卿虚前席,共推贾生贤",赞美了贾谊的才智,暗示当政者应重视贤能之士。
"南山盛盗贼,民命迫倒悬"揭示了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澄清亦有志"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能够得到整治的愿望。最后两句"叱驭乃竟前",形象地写出诗人期待有勇有谋的人挺身而出,领导国家度过难关。
整首诗通过贾谊的典故,寓言式地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抱负,体现了清朝士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