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在亦饮酒,春去亦饮酒。
若问此閒时,便是无何有。
这首诗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描绘了诗人对春之来去的淡然态度。"春在亦饮酒,春去亦饮酒",无论是春光初现还是春色渐逝,诗人选择以酒相伴,似乎在表达对自然更迭的平和接纳。"若问此閒时,便是无何有",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闲暇时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境界。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自在才是真正的追求。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朝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重视,以及对自然与自我和谐相处的向往。
不详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昨日枝头红,鲜鲜染人指。
今朝寻不见,已在污泥底。
麦颖未黄乾,桑实半红湿。
恰得一犁雨,田事正火急。
人事无如何,多于道傍草。
但问酒有无,莫管老不老。
人生少娱乐,閒日亦有数。
药草正肥时,好望云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