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王锡爵所作的《壬辰秋日高邮待诏即事》。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秋日高邮的景象时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惭愧春明别,依然物色新。”诗人以“春明”暗指春天的美好时光已逝,而“物色新”则描绘了秋天景色的清新与生机,对比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眼前美景的欣赏。
颔联“风云真遇主,骸骨岂谋身。”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风云”象征着机遇或命运,“遇主”意味着遇到了能够施展才华的机会或得到了命运的眷顾。“骸骨岂谋身”则是说自己的身体(骸骨)并不关心个人的安危或荣辱,强调了诗人对于事业或命运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物质利益的淡泊。
颈联“市骏黄金尽,筹边赤羽频。”“市骏”可能是指购买骏马,这里可以理解为追求卓越或实现目标的行动。“黄金尽”则暗示了付出的代价或努力的极限。“筹边赤羽频”可能指的是频繁的军事筹划或准备,这里的“赤羽”可能象征着战争或冲突的激烈。这一联反映了诗人面对挑战时的决心和努力,同时也可能隐含了对时局动荡的担忧。
尾联“总关游子念,其奈倚闾人。”“游子念”表达了诗人作为离家在外的人,心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倚闾人”可能指的是等待亲人归来的家人,这里通过“其奈”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安全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深深挂念。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关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境遇时的复杂情感和对社会、家庭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