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遂宁北郊迎富故事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驱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吾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谩随人意看儿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二月二日遂宁北郊迎富故事》。诗中,诗人通过对比贫与富两种境遇,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感慨。"才过结柳送贫日"描绘了刚刚送别贫困的日子,而"又见簪花迎富时"则展示了人们紧接着就投入到迎接财富的热闹场景。诗人指出,贫者难以摆脱贫困的压力,富者似乎被财富驱使,让人不禁思考贫富之间的追逐与无奈。

"贫如易去人所欲"表达出人们对贫穷的渴望离去,而"富若可求吾亦为"则流露出对财富的向往,暗示了社会普遍的价值取向。然而,"里俗相传今已久"揭示了这种追求富裕的传统习俗由来已久,"谩随人意看儿嬉"则以略带讽刺的口吻,批评人们过于轻易地随波逐流,只顾眼前欢愉,忽视了生活的本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贫富观念的复杂态度,以及对人们行为背后的深层反思。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人日约李提刑李参政登蟆颐马上醉书

只从元日到人日,便觉新年胜故年。

买酒买符酬旧社,宜蚕宜麦祝新田。

般添和气开花柳,嗺送韶华入管弦。

我本田间饭牛者,偶来解后亦犁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人日南山寺约汪宪

天开三十六宫春,又见阶蓂七叶新。

雨足剪来齐麦垄,时和看不断游轮。

记曾英簜为使客,却拥朱轓作主人。

客主何常均寄耳,系边认取本来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八月十四日夜约客月下有赋

秋空和月卷玻瓈,清入肝脾触拨诗。

元自生来全体具,只缘见处一分亏。

俗情数日须圆候,识者先几畏满时。

千古词人谁解道,拟将今夕当佳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八月十四夜月用旧作韵呈诸友

鬓发成宣面欲黎,逢人耻诵故年诗。

才看震象应知满,未睹乾爻已识亏。

止处光明浑在里,偶然显晦谩随时。

风光流转浑閒事,要与知心结久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