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梁有誉的《崖门吊古三首(其二)》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往昔英雄命运的感慨。首句“谁悟当年谶已真”暗示了对历史预言成真的沉痛反思,可能指的是宋朝的灭亡。次句“汴杭回首总成尘”描绘了汴京和杭州的繁华不再,只剩下尘土的记忆。
“愤无勾践三千士,死恨田横五百人”借用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和田横五百壮士宁死不屈的典故,表达了对失去英雄气节的遗憾和对忠诚坚守的怀念。
“海上乾坤春梦短”将历史比作短暂的春梦,暗示王朝的兴衰如过眼云烟,而“崖前风雨客愁新”则以风雨中的游子形象,寄托了诗人自身的漂泊之感和对时局的忧虑。
最后两句“贞魂若作啼鹃去,葛岭山头哭万巡”运用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贞之士亡魂的哀悼,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哀鸣,尤其是“哭万巡”更是强烈地传达出诗人对亡国之痛的无尽悲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英雄的缅怀,展现了诗人对明朝衰落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