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十七首(其三)

死时鲍鱼臭,生时椒兰芬。

好恶相补报,不及寸与分。

当其得势时,六合旁无人。

侯邦尽夷灭,胡马亦逡巡。

岂知骊山下,金棺化灰尘。

所以杨王孙,自与木石亲。

累累三尺土,悠悠百年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一夔创作的《感兴二十七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鲜明的对比手法,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首句“死时鲍鱼臭,生时椒兰芬”运用了强烈的对比,将死亡时的腐臭与生命时的芳香进行对比,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接着,“好恶相补报,不及寸与分”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好与坏、善与恶之间的相互作用,但这种作用往往微不足道,不足以改变生命的本质。

“当其得势时,六合旁无人”描述了人在权力或地位达到顶峰时的孤独与自负,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他所掌控。“侯邦尽夷灭,胡马亦逡巡”则通过历史事件的引用,展现了权力的脆弱和世事的无常,即使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最终也会被历史遗忘。

“岂知骊山下,金棺化灰尘”借用秦始皇陵的典故,表达了对权力和财富终将消逝的感慨,无论生前如何辉煌,死后都只是尘土一堆。“所以杨王孙,自与木石亲”则是对杨王孙(汉武帝宠臣)的讽刺,即便在生前享受荣华富贵,死后也只能与木石为伴,表达了对人性贪婪和虚妄的批判。

最后,“累累三尺土,悠悠百年身”总结全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思考,无论是权贵还是平民,最终都将归于尘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兴二十七首(其四)

去年春花少,开晚不及时。

今年花开早,满树红离披。

多花岂不好,中有枯死枝。

夏潦则秋旱,物理有盈亏。

郁郁松与柏,收敛含华滋。

严霜岁欲暮,苍翠无时衰。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兴二十七首(其六)

阴阳转两轮,五气扇双磨。

有生寓寰中,濛濛如喷唾。

鱼鸟各飞沈,梧棘称小大。

多妇彭祖寿,立善夷齐饿。

众星欲西行,劲风牵以左。

苍苍望北极,天命知何奈。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感兴二十七首(其七)

松柏生高冈,藤萝托臭味。

结交青云上,缓急不相弃。

生平尚然诺,彷佛杜稚季。

出入王侯门,平地生翼翅。

两都尚勋阶,五管盛声利。

朝挟尺书去,满纸一署字。

赠我千黄金,挥斥犹涕泪。

儿女怜贱贫,谁知丈夫志。

形式: 古风

感兴二十七首(其八)

种竹依远林,风急杪不折。

同根有荣枯,枯枝先断截。

茫茫天壤间,小大各纠结。

惟人具知识,兄弟况同血。

一居卿相位,仆妾借馀热。

升沈各为谋,滴水不通泄。

人生骨肉亲,富贵犹一吷。

丈夫属有思,莫笑袁刘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