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心在淮山下,身行湘水中。
喜抛馀子去,恨不故人同。
旧隐劳征梦,浮名任化工。
衡阳春渐暖,终欲伴归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阮的作品,名为《次德和韵寄谈李二丈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旅途之苦与对故人的思念。
"心在淮山下,身行湘水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与身体的远行之间的矛盾。淮山和湘水都是古代交通要道,象征着不同的地方,而诗人的心却留在了淮山之下,这种分离反映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喜抛馀子去,恨不故人同。"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旅行中偶遇的快乐和对亲朋好友不能共享时光的遗憾。诗人以“馀子”比喻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而对无法与“故人”共同体验这些美好的情景表示出深深的不舍。
"旧隐劳征梦,浮名任化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隐居生活的追忆以及对名利的看法。诗人将过去的隐居生活比作劳累的旅途梦,而把世间的荣誉和名声视为无常的泡影。
"衡阳春渐暖,终欲伴归鸿。"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个温暖的春日景象,诗人希望在衡阳这个地方,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并且愿意与归鸿(指归来的鸿雁)为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含有对归宿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的旅途生活与他们对于归属感的渴望。
不详
日月狂风里,悠悠小艇还。
绕身衣带水,堆眼剑铓山。
岁月吾生老,烟尘客路艰。
一天霜气重,今夜碧芦湾。
苕霅虽幽事,燕云亦壮游。
宁虞就日馆,不返度淮舟。
死节千年在,私家万事休。
重来联句地,清泪接溪流。
门冷人谁到,机忘物自知。
旧来罗雀地,今是狎鸥池。
身静红尘远,心闲白日迟。
本来无事说,拈出戏为诗。
摆落钓衡地,追寻汗漫期。
马闲无用处,鸥玩不惊时。
人朴山林古,天全日月迟。
可无刘白伴,时献午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