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行

忆昔方东来,亭传荒荆棘。

风庭红叶乱,雨砌苍苔湿。

饥虎拨门开,哀禽向人泣。

十载却西还,亭传已完葺。

青锁揖江山,朱栏趁阶级。

行旅粮不赍,大路遗敢拾。

蜀道无难易,人心自宽急。

寄言守亭者,勿使狐狸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东方归来,途经一座废弃的亭子时所见的荒凉景象与后来亭子修复后的变化,以及对过往与未来的感慨。

首句“忆昔方东来,亭传荒荆棘。”诗人回忆起从前东行时,经过的亭子周围长满了荒芜的荆棘,暗示了过去的荒凉与破败。接着,“风庭红叶乱,雨砌苍苔湿。”描述了风中庭院里红叶纷飞,雨后台阶上苍苔湿润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瑟与凄清。

“饥虎拨门开,哀禽向人泣。”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荒废的亭子中,一只饥饿的老虎试图推开大门,一只哀鸣的鸟儿对着行人哭泣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亭子的荒凉与生命的孤独。

“十载却西还,亭传已完葺。”十年后,诗人再次西归,发现那座曾经荒废的亭子已经得到了修缮和重建。“青锁揖江山,朱栏趁阶级。”描绘了亭子修缮一新,绿树环绕,红栏杆与台阶相映成趣的景象,展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

“行旅粮不赍,大路遗敢拾。”在修缮后的亭子周围,旅行者们不再担心食物短缺,大路上的遗物也不再有人敢拾取,体现了社会秩序的恢复与人们生活的安定。

“蜀道无难易,人心自宽急。”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看法,认为无论道路是艰难还是容易,关键在于人的心态,既要有宽广的胸怀,也要有急切的行动。

“寄言守亭者,勿使狐狸入。”诗人最后寄语亭子的守护者,希望他们能保护好亭子,不让狐狸等动物破坏,寓意着对亭子及周围环境的爱护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得以保存与恢复的欣慰之情。

收录诗词(313)

唐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字:子西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相关古诗词

午起行

细藤簟展波纹绿,瓦枕竹床殊不俗。

白日寥寥午眠熟,起来更觉精神足。

万缘寂静数瓯茶,千偈消磨棋一局。

此间真味有馀清,未羡纷纷厌粱肉。

形式: 古风

击剑歌

三尺光芒耀霜雪,长安使气为任侠。

间对要离壮泪垂,醉叱荆轲怒眦裂。

天下承平猛士閒,夜半无人自弹铗。

会须东海斩长鲸,归来倒沥腥臊血。

形式: 古风

黎城酒

黎城酒贵如金汁,解尽寒衣方一吸。

狱曹参军到骨穷,簿书吻燥何由湿。

夜来细雨落檐花,对客惟有尝春茶。

明朝踏月趁早衙,免使路中逢曲车。

形式: 古风

题崔令曲海后

崔令饮酒五七斗,崔令唱辞一千首。

时时浪饮辄高歌,利锁名缰总无有。

人称崔令为颠狂,我知崔令非颠狂。

承流宣化有馀方,高歌浪醉也何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