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四首(其一)

莽莽青州鼓角悲,东方何事动藩篱。

纾边未使依疏勒,按剑徒闻讨郅支。

岂昧安危关大局,竟难功罪论当时。

降书谁委刘公岛,横海雄风百万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广袤的青州响起悲壮的鼓角声,东方究竟发生了什么触动了边疆的防线。
还未派遣军队去援助疏勒,只能空握宝剑听闻讨伐郅支的传闻。
怎能忽视这关乎全局的安危,评判功过却难以在当下定论。
投降文书该交给何处?刘公岛吗?百万大军横跨大海,雄风威猛。

注释

莽莽:形容广大无边的样子。
鼓角:古代军中的乐器,用于发号施令或警示。
藩篱:比喻边疆或防御工事。
疏勒:古地名,今新疆喀什一带。
郅支:西汉时期匈奴的首领,此处代指敌人。
大局:整个形势或整体利益。
刘公岛:位于中国山东省,历史上与军事有关。
横海:横渡海洋,形容军队强大。
百万师:极言军队数量众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末年青州地区战事的紧张气氛,鼓角声悲壮,引发了对边境安全的担忧。诗人质疑为何未能像古代那样派遣将领稳固边疆,如汉代的疏勒将军,或者果断讨伐敌对势力,如郅支单于。他指出,战争中的安危关系到国家的大局,而评判将领的功过并非易事。最后,诗人提及降书之事,暗示历史上的刘公岛事件,表达了对强大海军力量的期待,那是一股横扫海疆的雄浑之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军事策略的思考。黄节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其作品往往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诸将四首(其二)

极天风鹤到澎湖,漫说炎州小一隅。

岭海春深边信急,台城秋老大军孤。

八闽地险今何恃,七道边防敌不虞。

依旧屿分三十六,义军犹欲杀倭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诸将四首(其三)

闻道辽阳逼海氛,天戈倏止重修文。

讵无杀贼关西将,不尽如儿霸上军。

五利昔犹卑魏绛,一人谁为怒朱云。

东风受吏诸公力,愿鼓先声待策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诸将四首(其四)

箕封藩属改盟新,藐尔蜻蜓小国邻。

回纥征兵犹亘市,司农筹币重捐缗。

海滨贡雉知何日,湖上骑驴忆古人。

太息五洲成战局,青山无地驻闲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水调歌头.寿赵宰母

铜章纡墨绶,茜服佩银鱼。

慈闱一笑,全胜莱子彩衣裾。

好事柿红萱草,长伴朱颜绿发,荣贵更谁如。

轴锦装鸾诰,帘绣窣藤舆。龙为炙,麟作脯,倒琼壶。

寿筵今年,邀请金母伴麻姑。

缥缈飞琼舞罢,宛转双成歌彻,何物奉亲娱。

探支长命缕,预借角蟾蜍。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