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脩途无好况,满面受风埃。

见说山穷处,曾经水患来。

溪桥横独木,田野长荒莱。

薄暮投孤馆,寒猿声更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艰难的道路没有好景象,满脸都被风吹起的尘土覆盖。
听说这里是山的尽头,过去曾遭受过洪水的侵袭。
小溪上的桥仅由一根横木搭建,田野上长满了荒草和废弃的作物。
傍晚时分我投宿在孤独的旅馆,寒冷的猿猴叫声更加凄凉。

注释

脩途:艰难的道路。
好况:好的景象。
满面:满脸。
风埃:风吹起的尘土。
山穷处:山的尽头。
水患来:洪水侵袭。
溪桥:小溪上的桥。
独木:一根横木。
荒莱:荒草和废弃的作物。
薄暮:傍晚时分。
孤馆:孤独的旅馆。
寒猿声:寒冷的猿猴叫声。
哀: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脩途无好况",开篇即表达出道路漫长且环境恶劣,行者满面风尘,暗示旅途的困苦。"见说山穷处,曾经水患来",通过听闻的经历,进一步揭示了所经之地曾遭受过自然灾害,增添了旅途的险恶和历史沧桑感。

"溪桥横独木",画面转为具体的场景,一座简陋的小桥仅由一根独木搭建,显示出环境的荒凉。"田野长荒莱",则强调了周边土地的贫瘠和无人打理,反映出农村的凋敝景象。

最后两句"薄暮投孤馆,寒猿声更哀",诗人以傍晚投宿于孤寂的旅馆,耳边传来凄凉的猿鸣作结,渲染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旅人的落寞心情和对未知命运的忧虑。

总的来说,胡仲弓的《南浦》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

蛾黛浅。只为晚寒妆懒。润逼镜鸾红雾满。

额花留半面。渐次梅花开遍。花外行人已远。

欲寄一枝嫌梦短。湿云和恨剪。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落梅

谢娥三弄笛,错恨五更风。

树老馀香少,花残瘦影空。

深堆和靖墓,浅点寿阳宫。

结果重来此,方知造化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落梅(其一)

花本无情却有情,谁将开落拟浮生。

盈虚自是天机事,错认楼前羌笛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落梅(其二)

南枝不与北枝同,及早开时及早空。

莫笑北枝开较晚,前头毕竟有春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