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啼怀林十二谪后

鹧鸪啼,声钩辀,空林积雨寒萧索。

黄茅岭上几人行,绿树村南万花落。

鹧鸪啼,声格磔,谁使霸陵游,翻成夜郎别。

惆怅偏伤行路心,苦道行人行不得。

昨忆王门闻曙鸡,今朝愁听鹧鸪啼。

驿楼宫树曾不悟,旅舍邮亭应始知。

鹧鸪啼,草凄凄。长淮路,去弗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鹧鸪啼怀林十二谪后》描绘了一幅秋雨过后、景色凄清的画面。首句“鹧鸪啼,声钩辀”,以鹧鸪的啼声起兴,勾勒出空寂冷落的氛围。接着,“空林积雨寒萧索”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阴冷和寂静。

诗人通过“黄茅岭上几人行,绿树村南万花落”两句,展现了寥落的行人和凋零的花朵,暗示了友人林十二的贬谪离别之苦。鹧鸪的叫声再次响起,“声格磔”,仿佛在催促着离别的到来,使得“谁使霸陵游,翻成夜郎别”的悲情更为强烈。

“惆怅偏伤行路心,苦道行人行不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忧虑和自己的无奈,以及对往昔相聚的回忆。“昨忆王门闻曙鸡,今朝愁听鹧鸪啼”通过对比,突显了此刻的愁绪。最后,“驿楼宫树曾不悟,旅舍邮亭应始知”寄寓了诗人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同情,以及自己未能陪伴的遗憾。

整首诗以鹧鸪的啼声贯穿始终,象征着离愁别绪,语言朴素而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关切与自身的哀愁。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龙门行留别陈大因悼杨关西

枫林野水龙门道,海屿青冥秋浩浩。

沙头昏晓落寒潮,渡口寒暄自芳草。

芳草萋萋春复秋,来往行人应白头。

十年不醉龙门夜,此复经过愁更愁。

绿江沈沈泛轻舸,旅舍萧条独行坐。

秋风飒飒吹雁来,山叶飘飘向人堕。

元龙高楼谁复过,子云旧宅今如何。

年芳寂寞山花笑,往事凄凉野鸟歌。

此去伤心不能已,叹息人间秪如此。

词赋空留千万言,世人见如一杯水。

沦落天涯一遇君,龙门之下又离群。

那知别后芳山里,叫月清?谁忍闻。

形式: 古风

霜天晓角

女垣啼乌天已霜,玉龙一声愁断肠。

商声凄凄羽声切,畸士孤臣皆惋伤。

玉门斥堠连沙漠,置酒军中少欢乐。

铁面将军惨不骄,碧眼羌儿泪先落。

洛水萧条渭水头,随风悲壮五陵秋。

可怜金粟骊山下,谁识千秋万古愁。

自从弃置江淮久,几处闻之应白首。

暝色摧残陇上春,风光不度边城柳。

今宵纵酒歌别离,雪花著人寒不知。

丽谯别后闻吹角,与君同此长相思。

形式: 古风

经甘蔗州赠朱山人

北风吹长林,林下白日晓。

黄茅獠洞少人行,万碛千峰绝飞鸟。

腊尽山中霜正繁,长裾短策扣君门。

棕榈巷里人烟僻,蔗叶篱中鸡犬喧。

君家结搆连云起,楼上青山下溪水。

溪水东流竟不回,野花林路长苍苔。

涧中落落青石小,谷口昽昽锦树回。

知君久负青囊秘,前代曾杨共流辈。

山北山南得葬多,白璧黄金买无地。

巾屦长留懒出山,姓名那得满人间。

滦河易水不堪听,钟阜龙盘犹可观。

形式: 古风

羽林少年行

羽林少年任侠子,自矜生小豪门里。

倾财破产不顾贫,剖肝隳胆向知己。

垆头少妇邯郸姬,燕歌一曲舞罗衣。

飞觞劝尽蒲萄绿,挥鞭击碎珊瑚枝。

黄云逻逤烟尘暮,转战千场身不顾。

性命由来一羽轻,得功让与将军去。

归来下马洛阳城,洛阳年少争逢迎。

连营部落避旌节,大府官僚如弟兄。

一朝流落英雄尽,独立春风吹鬓影。

长歌一剑江上行,更问平原家远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