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岁聿其暮送朱东原司教东平六章》中的第四章。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首句“岁聿其暮,翔翔萧萧”,以季节的更迭和风声的萧瑟,渲染出离别的氛围。接着,“言策其驽,送子于郊”表达了送行者的不舍与无奈,他只能驱策着自己的劣马,将友人送至郊外。
“岁聿云暮,寒日翳翳”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寒冷与昏暗,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沉重。诗人感慨友人未能在仕途上遇到知音,自己也因友人的离去而感伤落泪。
“驱车辚辚,徒御倾倾”描绘了送行的场景,车轮滚动的声音和随行者的疲惫,都增添了离别的哀愁。“式遄子行,我心用宁”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希望友人能早日安顿,自己也能得到心灵的慰藉。
“言言东平,鲁邦之域”点明了友人即将前往的目的地,表达了对友人新生活的期待。“宫墙崇崇,懋子嘉绩”是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许,希望他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取得辉煌的业绩。
“金则有砺矣,木则有矩矣”运用比喻,表达友人如同金属经过磨砺,树木遵循规矩成长,寓意友人在新的环境中将更加成熟和出色。“造尔多士,子其处矣”则是对友人加入众多贤士行列的肯定和鼓励。
最后,“胡子匪宜我,独与子暌离。孰辅吾仁,孰砭我疵。岂无友朋,不如子心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离开的遗憾。诗人认为,虽然有许多朋友,但没有谁能像友人那样理解和支持自己,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