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放马孟津岸,饮马孟津河。
虽是虏家儿,爱听汉儿歌。
这首诗描绘了在孟津岸边放牧和饮水的场景,展现了异族少年对汉文化的好奇与喜爱。通过“放马孟津岸,饮马孟津河”两句,画面感十足,仿佛能看见骏马在广阔的河岸上自由奔跑,饮着清澈的河水。接着,“虽是虏家儿,爱听汉儿歌”则揭示了主题,虽然是异族之人,却对汉地的歌曲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不仅体现了文化的交融,也反映了人性中对美好事物的共通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并通过人物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于异质文化的接纳与欣赏,寓意深远,富有哲理。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莫折杨柳枝,婆娑动郎意。
自有珊瑚鞭,出入擐郎臂。
上马出门去,马鞭持与郎。
郎度孟津水,何时还故乡。
客从幽州来,百万为摴蒱。
钱自它人有,意气良所无。
今日但一掷,何言无所持。
庭前两走马,千里任君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