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十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忠恕时。

无限物情闲处见,诸般药性病来知。

暗于成事事必败,失在知人人必欺。

家国与身同一体,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欧阳修并不是因为喜欢写诗,写诗只是他表达忠诚和宽恕的方式。
在悠闲的环境中能洞察万物之情,在疾病中能了解各种草药的特性。
做事情如果过于隐秘就必然失败,因为知道别人秘密的人往往会欺骗。
国家和个人如同一体,欧阳修并不是仅仅因为爱好写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忠恕:儒家伦理中的两个概念,忠即尽心尽力,恕即宽容待人。
闲处:悠闲宁静的环境。
药性:草药的性质或效果。
成事:完成事情。
知人:了解他人。
欺:欺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十三)》,诗中以“尧夫非是爱吟诗”开篇,强调了诗人邵雍并非单纯喜好诗歌创作,而是通过诗表达他的忠恕之道。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万物,体悟人情,以及在疾病中的体验,都能让他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诗来传达人生哲理。

接着,诗人指出“暗于成事事必败,失在知人人必欺”,意在说明做事若不明智,必定会失败;对人性的无知,会导致他人欺骗。最后,他以“家国与身同一体”作结,表达了他对个人与社会、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认识,再次重申他的诗并非仅为吟咏,而是源于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体现了邵雍诗作中常有的哲学思考和道德教诲。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三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赞仲尼。

大事既去止可叹,皇纲已坠如何追。

由兹春秋无义战,所以定哀多微辞。

绝笔获麟之一句,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五十七)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忆昔时。

天下只知才可处,人间不信事难为。

眼观秋水斜阳远,泪洒西风黄叶飞。

此意如今都去尽,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一二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疏散时。

早是小诗无捡束,那堪大字更狂迷。

既贪李杜精神好,又爱欧王格韵奇。

馀事不妨闲戏弄,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首尾吟(其六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足时。

开口笑多无若我,同心言少更为谁。

田园管勾凭诸子,樽俎安排仰老妻。

不信人间有忧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