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其一)

晓参垂户宿酲醒。坐南亭。对疏星。

点点萤光,偏向竹梢明。

望断长空何处是,云叶乱,彩霞横。

西楼依旧抱重城。小银屏。此时情。

鸦阵翻丛,枯柳两三声。

敧枕欲寻初夜梦,鸡唱远,晓蟾倾。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吕渭老的《江城子·其一》,是一首描绘夜晚独处、怀念往昔情境的抒情佳作。从鉴赏角度来看,开篇“晓参垂户宿酲醒”立即设定了诗人在清晨酒醒后的内心状态,参星挂低,映照着诗人的窗户,他在这宁静的早晨中苏醒过来,带着未褪去的夜间饮酒的醉意。紧接着“坐南亭,对疏星”则描绘了他坐在南面的小亭里,对着稀疏的星辰,这种独处之境显得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

接下来的“点点萤光,偏向竹梢明”中,“萤火”常用来比喻微小而短暂的情感,在这里它似乎象征着诗人的心绪被夜晚的宁静所唤醒,而这些情绪又被指向了竹间的空隙,显得一种细腻且隐秘的情愫。

“望断长空何处是,云叶乱,彩霞横”则将视线拉远,诗人在仰望着那无边际的天空,却看不清到底哪个方向是他心中所思之地。云朵和彩霞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渴望。

“西楼依旧抱重城”这一句,则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于往昔时光的留恋,那座西边的小楼依然如故,它仿佛在守护着那些沉甸甸的记忆和情感。小银屏则是他寂寞中唯一可以倾诉的心灵之所。

“此时情,鸦阵翻丛,枯柳两三声”中,“鸦”通常指黑色的鸟群,这里象征着夜色渐退晨光初露的情景,而那些枯萎的柳枝在微风中发出哀伤的声音,与诗人此时的心境不谋而合。

结尾“敧枕欲寻初夜梦,鸡唱远,晓蟾倾”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梦境的追寻,他躺在枕上想要重新回到那个温暖的梦中去。然而,外界的声音却不断地打扰着他——远处传来的鸡鸣声和窗外蟾蜍倾泻而下的清晨露水,这一切都在提醒诗人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差距。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通过对夜晚、星空、萤火、云霞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往昔美好记忆的深深怀念。语言优美,意境幽远,是一篇抒情佳作。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其二)

闻君见影已堪怜。短因缘。偶同筵。

相见无言,分散倍依然。

做梦杨花随去也,妆阁畔,绣床前。

觉来离绪意绵绵。写蛮笺。倩谁传。

鱼雁悠悠,门外水如天。

欲上西楼还不忍,难著眼,望秋千。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慢

新枝媚斜日。花径霁、晚碧泛红滴。近寒食。

蜂蝶乱、点检一城春色。倦游客。

门外昏鸦啼梦破,春心似、游丝飞远碧。

燕子又语斜檐,行云自没消息。

当时乌丝夜语,约桃花时候,同醉瑶瑟。甚端的。

看看是、榆角杨花飞掷。怎忘得。

斜倚红楼回泪眼,天如水、沈沈连翠璧。

想伊不整啼妆影帘侧。

形式: 词牌: 江城子慢

百宜娇

隙月垂篦,乱蛩催织,秋晚嫩凉房户。

燕拂帘旌,鼠窥窗网,寂寂飞萤来去。

金铺镇掩,谩记得、花时南浦。

约重阳、萸糁菊英,小楼遥夜歌舞。

银烛暗、佳期细数。帘幕渐西风,午窗秋雨。

叶底翻红,水面皱碧,灯火裁缝砧杵。

登高望极,正雾锁、官槐归路。

定须相将,宝马钿车,访吹箫侣。

形式: 词牌: 百宜娇

西江月慢

春风淡淡,清昼永、落英千尺。

桃杏散平郊,晴蜂来往,妙香飘掷。

傍画桥、煮酒青帘,绿杨风外,数声长笛。

记去年、紫陌朱门,花下旧相识。

向宝帕、裁书凭燕翼。望翠阁、烟林似织。

闻道春衣犹未整,过禁烟寒食。

但记取、角枕情题,东窗休误,这些端的。

更莫待、青子绿阴春事寂。

形式: 词牌: 西江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