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雨夕

江郡东来此要津,万山如戟斗嶙峋。

舟航阻绝经商路,车马踌躇问驿人。

风至烟尘常扑面,雨馀沾湿不容身。

愁听门外桓伊笛,何用喧喧动四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怀远雨夕》描绘了江南水乡在雨夜中的静谧与愁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边渡口的景象,以及雨中行旅的艰难与孤独。

首句“江郡东来此要津”,点明地点,江边的渡口是交通要道,引出下文对环境的描述。接着“万山如戟斗嶙峋”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群山比作锋利的戟,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险峻,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壮丽的氛围。

“舟航阻绝经商路,车马踌躇问驿人”两句,通过对比舟船与陆路的阻隔,表现了雨天出行的不便,同时也反映了商旅的无奈与焦虑。诗人通过“踌躇”一词,生动地刻画出行人犹豫不决的情态。

“风至烟尘常扑面,雨馀沾湿不容身”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环境的湿冷与朦胧,风起时烟尘弥漫,雨停后衣物湿透,无法避雨,让人感到身心俱疲。

最后,“愁听门外桓伊笛,何用喧喧动四邻”以桓伊笛声为喻,表达了内心的愁苦与孤独。在寂静的雨夜中,笛声显得格外清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引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现状的感慨。同时,这笛声也引起了周围邻居的注意,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雨夜中旅行者的困顿与思乡之情,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9)

黄公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同社欧嘉祝秋闱捷报

夙盟谁不羡藏珍,到此欣闻脱颖新。

三献已知终售主,一鸣应自足惊人。

唱来白雪称高调,步去青霄已绝尘。

明日上方逢给扎,长扬羽猎更无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署中梅花

小院寒梅冬著花,似迎春意到窗纱。

淡香枝上霜疑密,疏影林间月欲斜。

吟处何如官阁动,折来将寄陇头遐。

閒情不作师雄梦,皤鬓偏惊对物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登河池城看筑工

孤城一上一伤神,佚道犹难信子民。

累土莫忧过百雉,结茅今已历三旬。

山来粤北连多隘,地去黔西在接邻。

近报荒蛮窥四境,正思戎马泪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吴守戎招集寿佛阁

新筑禅林傍水隈,北城连骑快追陪。

正逢过雨频挥麈,有约观涛复举杯。

难向风尘嗟吏隐,便于词赋识仙才。

须臾霁月山头见,似共慈云落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