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其一)赋帘

香波半窣深深院。正日上、花阴浅。

青丝不动玉钩闲,看翠额、轻笼葱茜。

莺声似隔,篆醒微度,爱横影、参差满。

那回低挂朱阑畔。念闲损、无人卷。

窥春偷倚不胜情,彷佛见、如花娇面。

纤柔缓揭,瞥然飞去,不似春风燕。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翻译

香气四溢的香波洒在深深的庭院中,阳光正好,花影斑驳。
青丝秀发静垂,玉钩无事悠闲,映衬着她那微微泛绿的额头。
黄莺的歌声仿佛从远处传来,淡淡的篆字香烟飘过,喜爱这光影交错的美景。
那次,它低垂在朱红色栏杆边,让人想起空荡荡的,无人来卷起这帘幕。
偷偷地窥视春天,倚靠在那里,情感难以自持,仿佛看见了如花般的娇颜。
轻轻揭开帘幕的动作如此柔美,突然飞逝,不像春天的燕子般停留。

注释

香波:散发着香气的水。
深深院:深邃的庭院。
日上:阳光明媚。
花阴浅:花影稀疏。
青丝:女子的黑发。
翠额:绿色的额头。
葱茜:绿色。
篆醒:篆刻图案的熏香。
朱阑畔:朱红栏杆边。
闲损:空闲而感伤。
窥春:偷看春天。
如花娇面:如花般的美丽容颜。
瞥然:忽然。
春风燕:春天的燕子。

鉴赏

这首宋词《御街行(其一)赋帘》是高观国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春日景象。开篇“香波半窣深深院”,以香气四溢的水波轻轻荡漾在深院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正日上、花阴浅”描绘了阳光透过花影洒落,光影斑驳的场景,显得格外明媚。

“青丝不动玉钩闲,看翠额、轻笼葱茜”写的是帘子上的装饰,青丝垂下,玉钩静止,帘子轻轻掩映着女子的翠额,犹如一抹绿色的轻纱,增添了几分婉约之美。接下来,“莺声似隔,篆醒微度”通过远处传来的莺啼,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而篆香的微烟则更添一份静谧。

“爱横影、参差满”进一步描绘了帘影在阳光下的婆娑姿态,光影交错,美不胜收。随后,“那回低挂朱阑畔”回忆起帘子低垂在朱红色栏杆旁的情景,引出对空闺寂寥的感慨。“念闲损、无人卷”表达了作者对帘后佳人的思念,以及无人陪伴的寂寥。

最后,“窥春偷倚不胜情,彷佛见、如花娇面”通过想象,描绘出女子倚帘望春的动人画面,仿佛看见了她如花般的娇颜。而“纤柔缓揭,瞥然飞去,不似春风燕”则以燕子比喻女子的轻盈身姿,暗示了帘后女子的灵动与娇俏。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帘后的春光和女子的倩影,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闺怨与怀人主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远方佳人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七夕

银湾初霁暮雨。鹊赴秋期去。

浅月窥清夜,凉生一天风露。纤巧云暗度。河桥路。

缥缈乘鸾女。正容与。西厢旧约,玉娇谁见私语。

柔情不尽,好似冰绡云缕。回首天涯又怨阻。无语。

西风魂断机杼。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意难忘.代赠

仙子奇容。是名花第一,美占春风。

烟香笼浅翠,露靓浥芳红。怜舞燕,惜惊鸿。

想独步吴宫。料认得、娇云媚雨,来自巫峰。

风流正与欢浓。羡高楼并倚,曲影阑东。

烛摇留醉枕,尘坠恋歌钟。三弄笛,五花骢。

莫行乐匆匆。但看取、天长地久,笑语相逢。

形式: 词牌: 意难忘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七夕

袅袅天风响佩环。鹊桥有女夜乘鸾。

也恨别多相见少,似人间。

银浦无声云路渺,金风有信玉机闲。

生怕河梁分袂处,晓光寒。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满江红

击碎空明,沧浪晚、棹歌飞入。

西山外、紫霞吹断,赤尘无迹。

飞上冰轮凉世界,唤回天籁清肌骨。

看骊珠、影堕冷光斜,蛟龙窟。长啸外,纶巾侧。

轻露下,纤絺湿。听洞箫声在,卧虹阴北。

十万江妃留醉梦,二三沙鸟惊吟魄。

任天河、落尽玉杯空,东方白。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