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其七十一)

贷人五?米,送还一硕粟。算时应有馀,剩者充臼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题阙》中的第七十一篇。诗中通过借米还粟的小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财富分配和利用的思考。

“贷人五?米”,开篇即以“贷”字点明了故事的背景——借出五斗米。在古代,斗是计量粮食的单位,五斗相当于今天的约120斤,数量不小,可见借贷双方关系的密切或借贷者的慷慨。

“送还一硕粟”,接着描述了还款的情景。硕粟,硕大饱满的谷物,这里用来形容归还的粮食质量上乘。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还款的诚意,也暗示了借贷双方之间的信任与和谐。

“算时应有余,剩者充臼直”,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故事的深意。算时应有余,意味着在计算借贷与还款的过程中,应该还有剩余,这不仅是对借贷双方经济能力的肯定,也是对社会公平与诚信的一种赞颂。剩者充臼直,则是说剩下的粮食可以用来支付一些费用,既体现了对剩余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暗含着对生活智慧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小而温馨的社会场景,展现了古人对于财富管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道德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让人感受到古代社会中的人情味与智慧光芒。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题阙(其七十二)

世间难舍割,无过财色深。

丈夫须远命,割断暗迷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阙(其七十三)

煞生最罪重,吃肉亦非轻。

欲得身长命,无过点续朋。

形式: 古风

题阙(其七十四)

偷盗须无命,侵欺罪更多。

将他物己用,思量得夜魔。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题阙(其七十五)

邪淫及妄语,知非惣勿作。

但之依道行,万里无迷错。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