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梦

少梦多生人,老梦多逝者。

俗云与鬼邻,此语齐东野。

我从不寻梦,醒则如烛灺。

非智亦非愚,焉能免挦扯。

有时梦故友,琴书杂杯斝。

有时梦乡园,霭霭纷榆社。

有时梦流窜,翳树避奔马。

独不梦太平,缘悭接宜榼。

昨夕梦二亲,絮语话楸槚。

心知幽明隔,有乐在泉下。

晨鸡顿不情,痛泪枕边泻。

所慕日已近,所恋日已寡。

薤露与朝曦,皮骨馀一把。

暂作梦中身,说梦可聊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纪梦》是王易所作,诗人以梦境为线索,展现了人生的各个阶段和情感体验。诗中通过对比少年时的梦境多是新相识的人,而年老时则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反映出时光流转与人生无常的主题。

"少梦多生人,老梦多逝者",简洁地描绘了这种对比,暗示着诗人对青春与衰老的感慨。"俗云与鬼邻,此语齐东野"引用民间说法,表达了对生死界限的认识。"我从不寻梦,醒则如烛灺",诗人说自己不刻意追寻梦境,醒来后心境如同燃尽的烛火,暗淡而清醒。

梦境中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故友相聚的温馨,也有对家乡田园的眷恋,还有流离失所的困苦。然而,诗人最渴望的是太平盛世,却因命运所限未能实现,这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昨夕梦二亲,絮语话楸槚"写梦见双亲,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阴阳两隔的哀痛。"晨鸡顿不情,痛泪枕边泻",清晨的啼鸣唤醒了诗人,悲痛之情无法抑制。最后,诗人意识到生命的消逝,"所慕日已近,所恋日已寡",只剩下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淡漠。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对生死、亲情的深刻理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42)

王易(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味二章示迪儿(其一)

诗味有甘苦,作者当自知。

譬如啜好茗,惟苦乃见奇。

鹿鸣继二南,世岂无甘诗。

甘境未可久,苦则长相随。

人生遇多舛,大块气常噫。

湍濑水有声,惊飙木摇枝。

韩以不平喻,欧以易好为。

道苦终含甘,十苦宁能辞。

苦自众心有,健者一吐之。

甘必自苦来,不则哺糟醨。

味得苦中甘,舌本方非痴。

所以屈杜言,千古甘胜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诗味二章示迪儿(其二)

我读古人诗,我亦识古人。

古人未知我,此意胡曲伸。

昔贤骨已朽,言在今犹新。

心同理无殊,服异德堪邻。

达者燮阴阳,穷士困风尘。

自非言足立,身没名俱湮。

有言未必德,爝火比宵燐。

真体既内充,光辉含八垠。

上下二千载,篇什张鱼鳞。

能兴后世怀,赖有不磨真。

倘昧此枢机,袭貌而遗神。

吾衰嗟莫及,尔俊其传薪。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检箧得退庵持庵所书诗扇

退庵柏台直,批鳞不嫌逆。

持庵木天仙,乘桴访成连。

两翁翘翘霜下杰,魏阙江湖同一洁。

太液披香啸鬼狐,笋冠葛屦怀冰雪。

鸣驺不闻驴背隐,胸有千秋宝万卷。

春巢榭小偶云卿,玉茗堂空梦清远。

卅载绸缪感豁蒙,零膏洒惠扬仁风。

簪花画沙焉足拟,若倚卧虎瞻苍龙。

翁归帝乡游汗漫,不见神皋更涂炭。

怜予反袂正如翁,视息无方委牢栈。

楚户秦坑几是非,西州多事枉沾衣。

欲识今人问来者,乱鸦啼处冢累累。

形式: 古风

幽兰有寄

百卉争嫣姹,幽兰本自春。

起将盘谷底,无奈采香人。

绮护知非乐,芝焚合怆神。

千秋珍重意,谁及左徒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