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程母吴贞孝寿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对程母吴氏的赞美,展现了其非凡的贞孝品质与对家庭的深厚情感。诗中描绘了程母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立下千秋之志,以身作则,不离不弃,展现了女性的伟大与坚韧。
“今古恒情计菀枯”,开篇即点出古今不变的人情世故,强调了程母所展现的贞孝品质的独特性。“夫人贞孝独为殊”进一步强调了程母的贞孝行为在众多女性中脱颖而出,与众不同。
“未亡已立千秋志,受托曾无六尺孤”,这两句描述了程母在丈夫去世后,不仅没有倒下,反而立下了为家庭和子女奋斗的千秋大志,即使面对无人照料的幼小子女,她也未曾有过一丝退缩。
“天到定时回厄运,月经胎后产明珠”,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程母在困难时期坚持不放弃,最终迎来转机,如同经历了艰难孕育后,终产出璀璨明珠,寓意着她的坚韧与希望。
“请看母寿儿方盛,善庆于兹得楷模”,最后两句总结全诗,指出程母的长寿与子女的成长是她善行的见证,也是后人学习的典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高度赞扬了程母的贞孝精神,展现了其对家庭和社会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