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馆方池

武夷之境多神仙,我亦驻此临风轩。

方池清夜堕碧月,重帘白日垂洞门。

暗泉涌池紫波动,微雨在藻金鱼翻。

倚阑照影清光底,柱杖卓石寻无原。

洗头玉女去不返,遗此丈八芙蓉盆。

溪船明日泛九曲,出入紫翠听潺湲。

便从此地觅真隐,何必商山求绮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武夷馆方池》描绘了武夷山中仙境般的景象。诗人驻足于临风轩,夜晚池水清澈,映照着碧绿的月亮;白天则有重帘掩映,洞门若开,神秘而宁静。暗泉涌动,紫色波纹荡漾,细雨轻洒,金鱼在藻间嬉戏。诗人独自倚栏,光影清冷,柱杖寻幽,感叹仙女已去,留下丈八芙蓉盆的遗迹。他期待着明日乘舟游览九曲溪,沉浸在翠色之中,聆听潺潺流水,认为此处便是寻求真隐的理想之地,无需远赴商山寻找如绮园般的奢华。整首诗意境悠远,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蛾眉云谢照磨李伯贞遗白石

仙人李太白,俊逸天下闻。

芙蓉宫锦袍,袖有蛾眉云。

蛾眉山高剑门隔,化为太古一片雪。

南州北越行相从,赤日炎风消不得。

今年东海逢故人,海波滟滟葡萄春。

酒酣拂袖堕秋水,但觉满座光嶙峋。

夜深酒醒伴狂客,玉井莲开华峰白。

海天落月挂奎娄,坐卧犹疑见颜色。

秃兔漫吐蛾眉云,何以报答双南金。

古人契义重金石,此物岁寒冰雪心。

形式: 古风

画马

汉水扬波洗龙骨,房星堕地天马出。

四蹄蹀躞若流星,两耳尖修如削笔。

天闲十二连青云,生长出入黄金门。

鼓鬃振尾恣偃仰,食粟何以酬主恩。

岂堪碌碌同凡马,长鸣喷沫奚官怕。

入为君王驾鼓车,出为将军静边野。

将军与尔同死生,要令四海无战争,千古万古歌太平。

形式: 古风

题云山图

我有将军万叠青,换得琅玕半窗绿。

月明恐有凤来栖,日暮何妨云借宿。

清时海宇无烽烟,五风十雨歌丰年。

看山爱竹了公事,焚香挂画似神仙。

城头漏箭催更鼓,将军夜寝元戎府。

怪底云山光满林,床头斜挂三珠虎。

形式: 古风

题陈所翁龙

画龙天下称所翁,秃笔光照骊珠宫。

长廊白日走云气,大厦六月生寒风。

兴来一饮酒一石,手提玄兔追霹雳。

涨天烟雾晴不收,头角峥嵘出墙壁。

全形具体得者稀,今日海边亲见之。

满堂火燄动鳞甲,倒挟海水空中飞。

凌风直上九天去,天下苍生望甘雨。

太平天子居九重,黍稷穰穰千万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