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充满仙气的山中景致。诗人以“白鹿仙人去不回”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仙人已离去,但留下的亭台楼阁依然见证着往昔的辉煌。接着,“山中容有此亭台”一句,点明了此处的静谧与神秘。
“岸花涧草幽成幻,月岭云山巧作堆”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山中的自然景观描绘得如梦似幻,月光下的山岭和云雾缭绕的山峰,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里,诗人通过“幻”和“巧”两个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这份美好景象的赞叹与向往。
“对酒不须追往事,断碑还可杜来媒”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豁达心境。他似乎在说,饮酒赏景,无需沉溺于过往的回忆,断碑虽在,却能让人暂时忘却红尘的纷扰,找到心灵的慰藉。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最后,“凭谁挽住东流水,一洗人间万古埃”两句,借水喻时间,表达了诗人希望时间能够倒流,洗净世间的一切污垢,恢复到纯净无瑕的状态的愿望。这种对纯净世界的向往,既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对心灵净化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