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游古意韵

死易程婴岂不知,十年后死未为非。

文辞未必改秦馆,敲朴徒能抱御衣。

无志何劳悲庙黍,得仁更不食山薇。

儒冠有愧一厮养,何忍葵心对落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枋得所作的《和游古意韵》。诗中表达了对忠诚与仁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儒家精神的反思。

首联“死易程婴岂不知,十年后死未为非”以历史典故开篇,引用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程婴的故事,程婴为了保护赵氏孤儿而甘愿牺牲自己。诗人在此提出疑问,如果知道牺牲后可能还有机会重生,是否还愿意做出那样的选择?接着“十年后死未为非”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生死的豁达态度。

颔联“文辞未必改秦馆,敲朴徒能抱御衣”通过对比文辞与实际行动,指出华丽的言辞不一定能改变现实,真正的力量在于实际行动。这里“秦馆”可能象征着权力或权威,“御衣”则代表了君王的恩赐或地位,诗人借此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颈联“无志何劳悲庙黍,得仁更不食山薇”进一步探讨了忠诚与仁义的价值。诗人认为,没有坚定的志向,悲伤庙宇中的黍米也没有意义;得到真正的仁义之心,就不必再食山中的薇菜(古代传说中隐士的食物),暗示了内心的满足比外在的物质享受更为重要。

尾联“儒冠有愧一厮养,何忍葵心对落晖”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为儒生的反省。他自责于未能像一个仆人那样全心全意地效忠,面对夕阳西下,内心不忍,可能暗含了对自身未能完全实践理想道德的遗憾和自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引申和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仁义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3)

谢枋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 字:君直
  • 号:叠山
  • 籍贯:江西信州弋阳
  • 生卒年:1226~1289年

相关古诗词

题宝泉轩

野人强冠襟,任事多脱略。

官府逃喧卑,僧窗憩寂寞。

高情渺层云,逸兴发幽壑。

山色为谁来,秋光无处著。

颓红挂浮图,涨碧分略彴。

天共水相合,风催雨欲作。

渔歌散汀洲,春相隔篱落。

属玉破微茫,斜书洒寥廓。

幽欢殊未阑,归兴辄作恶。

后会定何时,期以辛丁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咏张宫师二疏东归图

战国事纵横,廉隅初灭裂。

强嬴灰六籍,名教寖衰歇。

卯金新典礼,蠹简访遗缺。

人材就教育,士检敦修洁。

贤哉二大夫,梦觉槐安穴。

功名我何有,剑首吹一吷。

约日俱移疾,乞身良勇决。

两宫赆黄金,恩遇顾不亵。

送车数百两,祖帐都门诀。

冥鸿谢缯缴,天马落羁绁。

倒囊促供具,宾族相娱悦。

父子以寿终,名声日星揭。

人谁不学步,卒莫践其说。

寥寥阅魏晋,得一陶靖节。

平生腰骨硬,肯向督邮折。

后世无问津,风流冷于铁。

龙眠以画隐,游意睎往哲。

呜呼纸上影,生气犹凛冽。

宫师廊庙具,天为苍生设。

莫袭异姓封,长揖稷与契。

云何眷短幅,摸索墨漫灭。

况为山九仞,一篑功可辍。

盍睎凤巢阁,姑置鸥歃血。

方将荐庙堂,微公孰曲蘖。

致君尧舜上,钟鼎载勋烈。

归艇渺烟波,晴楼醉松雪。

古今虽异时,出处同一辙。

款图幸不恶,蚤计正恐拙。

两疏傥有灵,抵掌冠缨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题季札挂剑图

季札贵公子,轩轩气凌云。

平生会心少,四海一徐君。

相逢适所愿,情话如兰薰。

徐君顾长剑,意欲口不云。

季子心许之,誓将归献芹。

驻节不容久,骊驹促轻分。

言还访旧隐,路人指新坟。

干将挂高木,以示初意勤。

知已九泉下,冥漠闻不闻。

今人交势利,轻薄徒纷纷。

岂惟此道绝,反是为虚文。

伯夷微仲尼,万古埋清芬。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跋群獐出谷图

我家崆峒南,丁年习骑射。

每忆逐群獐,应手相枕藉。

一行吏风尘,此事更何睱。

朝来阅短幅,归兴辄命驾。

丹青知谁欤,想与二易亚。

看猿良独痴,失林还可讶。

尔躯幸无罪,尔肉鲜可炙。

毛脐竟自贼,何异狨与麝。

水草苟自足,慎勿害农稼。

恐逢曹景宗,数肋不汝赦。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