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云楼坐雪二首(其二)

此日栖云楼上雪,不知天意为谁深。

忽然夜半一言觉,又动人间万古吟。

玉树有花难结果,天机无线可通针。

晓来不觉城头鼓,老懒羲皇睡正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栖云楼坐雪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在栖云楼上的雪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首句“此日栖云楼上雪”,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的雪景图,将读者带入一个纯净的世界。接着,“不知天意为谁深”一句,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思考,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某种神秘联系。

“忽然夜半一言觉,又动人间万古吟”,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短暂的个人体验与永恒的人类情感相连接,强调了个体意识与历史长河中的共鸣。诗人仿佛在梦中悟得了一句话,这句看似平凡的话语却激起了千古以来无数人的共鸣,体现了诗歌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玉树有花难结果,天机无线可通针”,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玉树之花虽美,却难以结出果实,象征着世间美好的事物往往难以持久;而“天机无线可通针”,则寓意着宇宙间的规律虽然深不可测,但人类可以通过智慧去探索和理解,寻找通往真理的道路。

最后,“晓来不觉城头鼓,老懒羲皇睡正沉”两句,以清晨的宁静景象结束全诗,既是对前文意境的呼应,也蕴含了对生活的淡泊与超然态度。城头鼓声未醒,象征着外界的喧嚣并未打扰到内心的平静,而“老懒羲皇睡正沉”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满足与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栖云楼雪景的描绘,结合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和自我的深刻洞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与商贡士二首(其一)

见说浮山麓,深林绕石溪。

何时拂衣去,三十六岩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与商贡士二首(其二)

见说浮山胜,心与浮山期。

三十六岩内,为选一岩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题岁寒亭赠汪尚和

一觉红尘梦欲残,江城六月滞风湍。

人间炎暑无逃遁,归向山中卧岁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与徽州程华二子

句句糠秕字字陈,却于何处觅知新?

紫阳山下多豪俊,应有吟风弄月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