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后夕侍宴又三绝(其二)

银烛金炉禁漏移,月轮初照万年枝。

造舟已似文王事,卜世应同八百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银色蜡烛在金色香炉旁燃烧,夜漏的滴答声渐渐消逝。
明亮的月亮刚刚照亮千年古树枝头。

注释

银烛:形容蜡烛颜色为银白,可能指代宫廷中的华贵装饰。
金炉:金色的香炉,象征着富贵和高雅。
禁漏移:夜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流逝。
月轮:月亮,这里指夜晚的月亮。
万年枝:千年古树,寓意悠久的历史和长寿。
造舟:比喻创建或筹备大事,这里可能指国家的建立或重大决策。
文王事:周文王的事迹,通常用来象征贤明君主的开创之功。
卜世:占卜国运,预测国家的兴衰延续。
八百期:八百年,极言时间长久,象征国家的稳固和持久。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名为《纳后夕侍宴又三绝(其二)》。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古典美感。

"银烛金炉禁漏移" 这一句,描绘的是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气氛。银烛指的是精致的蜡烛,金炉则是用于熏香或祭祀的器具,而“禁漏”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被禁止,这里可能暗示了某种仪式或重要时刻的到来。"月轮初照万年枝" 则描绘了一幅月亮刚好升起,洒在古老树木上的景象。这里的“万年枝”指的是岁月悠久、历经沧桑的枝头。

"造舟已似文王事" 这句中,“造舟”可能是比喻着某种伟大的构想或计划,而“文王事”则是指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姬昌(即后来的文王),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建功立业的向往。

"卜世应同八百期" 这句中的“卜世”可能意味着占卜或预测未来,而“应同八百期”则表达了一种长久和永恒的愿望,"八百期"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极其漫长的时间。

整首诗通过对光、影、香气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宏大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和永恒价值的追求与期待。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纳后夕侍宴又三绝(其三)

汉主承乾帝道光,天家花烛宴昭阳。

六衣盛礼如金屋,彩笔分题似柏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又听霓裳羽衣曲送陈君

清商一曲远人行,桃叶津头月正明。

此是开元太平曲,莫教偏作别离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又绝句寄题毗陵驿

曾持使节驻毗陵,长与州人有旧情。

为向驿桥风月道,舍人髭鬓白千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天阙山绝句

散诞爱山客,凄凉怀古心。

寒风天阙晚,尽日倚轩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