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鸡足山

大哉圣人化,万古垂休经。

自非上智士,何由得其精。

饴光受遗命,传衣表相承。

持之入大定,坐待慈氏生。

石崖开复合,人天护幽扃。

煌煌窣堵波,白日辉觚棱。

魔来不得毁,斧迹尚纵横。

鹫峰北指秀,道树当前青。

再来旷无日,回首云冥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佛教圣地鸡足山的崇敬与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山的壮丽与神秘,以及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首句“大哉圣人化,万古垂休经”表达了对圣人教化的赞美,认为他们的教诲将永远流传,影响着后世。接着,“自非上智士,何由得其精”则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只有具备高深智慧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并实践这些教诲。

“饴光受遗命,传衣表相承”描述了传承佛法的过程,通过接受先贤的遗愿,将法衣作为传承的象征,延续着佛法的薪火。接下来,“持之入大定,坐待慈氏生”表达了修行者进入禅定状态,静候佛祖的再次降临,体现了对佛法的虔诚与期待。

“石崖开复合,人天护幽扃”描绘了山中石崖的自然景观,暗示了佛法的神秘与不可侵犯。随后,“煌煌窣堵波,白日辉觚棱”通过描述高耸的佛塔在阳光下的辉煌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对佛教圣地的敬畏之情。

“魔来不得毁,斧迹尚纵横”则表达了对邪恶力量的警惕,即使面对破坏,佛法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象征着佛法的坚韧不拔。最后,“鹫峰北指秀,道树当前青”描绘了山峰的秀丽与道路两旁绿树的生机,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再来旷无日,回首云冥冥”表达了对再次造访鸡足山的渴望,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期待与迷茫,整个诗篇充满了对佛法的崇敬、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宜八里国王遣使至馆所慰问

白昼楼居静,王人忽到门。

有香聊款坐,无译自忘言。

氎布缠头阔,檀膏点额繁。

客怀劳慰问,此意竟难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仲春宜八里国道中

芭蕉叶开大如席,石榴花发红满枝。

子规何似苦啼血,正是行客东还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重到别利迦竹国旧馆

到此已三月,重来如故居。

门临外道院,壁有中华书。

猿挂雨晴后,鹃啼月上初。

国君欲留住,不省意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到河州

自发乌思国,于今数月过。

雪中临黑水,冰上渡黄河。

裘觉青貂敝,经烦白马驮。

玉关生得入,定远喜偏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