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孤雁篇》以孤雁为象征,描绘了离散之痛,情感深沉而哀婉。开篇“玉关万里秋风远,南归雁渡芦洲晚”,以辽阔的边塞景象和南归的大雁起笔,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壮美的氛围。大雁南归,象征着游子思乡之情,而“芦洲晚”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归期的遥远。
接着,“数行中断忽分飞,零落寒空谁作伴?”通过雁群的分离,形象地表达了人世间的离散之苦,雁群中的每一只都可能成为孤独的象征,无人相伴,更显凄凉。随后,“可怜孤雁不胜情,常伴寒星夜夜鸣”,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孤雁在寒冷的夜空中鸣叫,既是对自己孤独处境的哀叹,也是对远方亲人的呼唤。
“客舍凄凉魂欲断,深闺辗转梦难成。”将视角转向了远离家乡的旅人和思念远方丈夫的女子,通过“魂欲断”和“梦难成”表达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接下来,“客舍深闺听凄恻,绝弦更有伤心客”,将情感推向高潮,无论是客居异乡的游子还是深闺中的女子,都在忍受着离别的痛苦。
“十载同栖连理枝,一朝忽拆双飞翼。”以比喻的手法,将夫妻比作连理枝,生动地展现了离散的瞬间,仿佛连理枝被突然折断,令人痛心。之后,“空馆经秋冷穗帷,黄昏微雨画帘垂”,描绘了离散后环境的凄清,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气氛。
“当时漫作《求凤引》,此日翻成《别鹤》悲。”通过引用古代典故,将离散的痛苦与历史上的爱情故事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最后,“天上人间两渺茫,年年岁岁恨难忘。”总结了主题,表达了对离散之痛的永恒怀念。
整首诗通过孤雁的形象,以及对离散之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深处情感的深刻洞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