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木兰作(其六)

绣壁琳琅标,乐洞笙簧幽。

眺听欣不凡,发思凌清秋。

青山生白云,云去山还留。

寄此片时兴,万劫高峰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先,“绣壁琳琅标,乐洞笙簧幽”两句,以“绣壁”和“琳琅”形容墙壁上的装饰品,既华美又充满艺术感;“乐洞”与“笙簧”则暗示了音乐的美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和谐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也预示着接下来场景的静谧与深邃。

接着,“眺听欣不凡,发思凌清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独特感受。眺望与聆听,不仅仅是感官的体验,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让诗人产生了超越寻常的情感共鸣。这里的“清秋”不仅指季节,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明与高远。

“青山生白云,云去山还留”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青山与白云相映成趣,云朵飘过之后,山峦依旧静默地矗立,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动态美,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永恒之间的对比。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常与自然的恒久,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寄此片时兴,万劫高峰头”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在这短暂的一刻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喜悦,仿佛触及了时间的尽头,站在了万劫之后的高峰之上。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美好瞬间的珍惜,也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向往,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豁达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构建了一个既具象又抽象的美学世界,引导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于木兰作(其七)

触绪偶即景,得句恒因心。

申命邹枚侣,染翰赓予吟。

清词出众表,妙理入细斟。

宁无不尽意,秘藁贻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于木兰作(其八)

帐殿张雁塞,毳服蒙龙光。

嘉宾式燕喜,乳酒湘黄羊。

锡爵洽众欢,湛露流霞觞。

戒旨非所知,古俗犹敦厖。

形式: 古风

于木兰作(其九)

枫叶缋叠崚,杨丝锁曲隩。

动静无穷观,智仁有馀乐。

佳景四时宜,最宜乃金昊。

曷其可久耽,言旋勤政要。

形式: 古风

新月

魄彩吐寒空,中秋月未中。

塞光偏觉异,恒质迥难同。

结念香闻桂,游睎影飏枫。

玉台高倚镜,奁帕半犹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