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朔日从友人斋食

朔日为月始,季冬属岁藏。

天工此时毕,人事何匆忙。

斋心朝太一,密虑卫元阳。

晓灌醍醐顶,静吸华池浆。

披衣寻净侣,芳洁自罗将。

酒用醴泉水,食取瑶草芒。

五内涤尘根,丹室澄虚光。

坌垕永无染,刀圭从此尝。

真人有要言,清净道之纲。

淡泊宁吾志,甘滋烂人肠。

去矣餐元气,吾将嬉紫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朔日时,诗人与友人在斋戒状态下进行的一次特别斋食活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宗教和精神修养的深刻感悟。

首句“朔日为月始,季冬属岁藏”点明了时间背景,朔日标志着新月的开始,而季冬则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象征着一年的结束。接下来的“天工此时毕,人事何匆忙”,表达了自然界在年末的收尾,而人间的事务却显得格外忙碌,形成鲜明对比。

“斋心朝太一,密虑卫元阳”两句,展现了诗人通过斋戒来净化心灵,向宇宙最高存在(太一)祈求指引,同时保护自身的生命能量(元阳)。斋戒不仅是身体上的节制,更是精神上的修炼。

“晓灌醍醐顶,静吸华池浆”描述了斋食的过程,通过饮用珍贵的醍醐(一种高级的蜂蜜)和吸取华池中的精华,以达到身心的纯净与滋养。

“披衣寻净侣,芳洁自罗将”表明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参与这次斋食,彼此间的情感交流与精神共鸣,使得整个仪式更加神圣与纯净。

“酒用醴泉水,食取瑶草芒”强调了斋食的食材选择,使用清澈的醴泉水酿酒,食用珍贵的瑶草,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对生命的尊重。

“五内涤尘根,丹室澄虚光”表达了斋食后内心得到净化,如同丹室(道教炼丹的场所)内的光芒一样明亮,暗示了精神层面的升华。

“坌垕永无染,刀圭从此尝”意味着通过斋戒,心灵得以保持纯洁,不再受外界污染,从此开始品尝精神修行的果实。

“真人有要言,清净道之纲”提到真正的修行者有其核心教导,即清净之道,是所有修行的根本。

“淡泊宁吾志,甘滋烂人肠”表达了诗人通过斋食体验到的淡泊宁静,以及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甘甜与满足。

“去矣餐元气,吾将嬉紫房”最后两句,诗人决定继续餐食元气,享受精神世界的乐趣,仿佛在紫房(道教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中嬉戏,象征着精神上的自由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斋食的仪式感和对自然的敬畏,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精神修养、道德追求和个人内心的净化过程,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563)

区大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庭梅二月半后放花

春还忽已半,桃李方参差。

梅蕊何迟发,开花临玉墀。

捲帘蜂乍入,披幌月仍窥。

韶节谅难定,素心人讵知。

孤芳幸未晚,及此赠佳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王行父

落日洞庭春,行云楚江色。

千里送佳人,黄鸟思何极。

郊原赏已隔,洲渚望犹积。

时蕊未堪飞,况乃纷离席。

形式: 古风

三月三日拟兰亭体

连皋驻游幰,枉渚撷时芳。

及此当春服,流盻清川阳。

和风扇广陌,微波激轻觞。

忘形寄沉湎,适意在徜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公宴诗(其一)

遭世本清穆,与子共翱翔。

肃肃群龙会,式宴开此堂。

各怀仁义言,被服文绣裳。

清论吐兰气,矩步接周行。

白日耀华簪,春风流羽觞。

长袖多奇舞,皓齿发新倡。

四座咸既醉,感激思徬徨。

一朝遗顾盻,千载有芬芳。

日入车马散,馀辉映雕梁。

勖哉众君子,无已歌太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