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秋声

崚嶒雁塔倚苍空,犹自支撑瓦砾丛。

前代人名摩灭尽,清秋天籁杳冥中。

芳声寂寂消秋雨,馀韵沈沈托候虫。

尚想慈恩旧游处,少陵遗兴蔼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雁塔秋声》由明代诗人王绅所作,描绘了雁塔在秋日的静谧景象,以及其蕴含的历史与自然之美。

首联“崚嶒雁塔倚苍空,犹自支撑瓦砾丛”以雁塔的巍峨形象开篇,它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矗立于天际,即使周围被瓦砾环绕,依然坚韧不拔地挺立着。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雁塔的高大与周围的破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雁塔的坚毅与不屈。

颔联“前代人名摩灭尽,清秋天籁杳冥中”转而描写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前人的名字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消失,只留下雁塔孤独地面对清冷的秋空。这里的“天籁”不仅指自然界的声音,也象征着历史的回响,它们在雁塔周围回荡,却难以捕捉,给人以无限遐想。

颈联“芳声寂寂消秋雨,馀韵沈沈托候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寂静与哀愁的氛围。秋雨中的雁塔显得更加孤寂,它的芳名似乎随着雨水的落下而渐渐消逝。然而,在这寂静之中,还有远处的候虫在低吟,它们的叫声虽微弱,却为这空旷的场景增添了一丝生机与希望。

尾联“尚想慈恩旧游处,少陵遗兴蔼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尽管雁塔如今已是一片萧瑟,但诗人仍能想象到从前在这里游玩的情景,感受到杜甫(字少陵)留下的诗意与情感,这份怀念之情如同云雾般弥漫,无尽深远。

整体而言,《雁塔秋声》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雁塔在秋日的静美与沧桑,以及历史与自然的交融,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哲思。

收录诗词(238)

王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曲水流觞

轻寒轻暖日舒迟,胜赏随心是处宜。

涧水引来应自曲,羽觞流至不容辞。

山阴遗迹羲之往,沂上风流点也知。

不是君王文治洽,谁将往事乐明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铁峰耸翠

安岳名山号铁峰,层峦叠嶂耸重重。

雨过翠色排螺钿,雪后清姿见柏松。

奇秀堪为佳阜俪,孤高独让岱山宗。

何时能著谢公屐,来与山灵一笑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简袁公弼

休政归来席未温,关中父老总能论。

鉴湖一曲终须赐,陶径孤松喜尚存。

夜雨简编穷岁月,春风兰蕙长儿孙。

闭庐僵卧家声远,坐对岷峨雪满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丁丑除夜梦母舅养素先生

岁华惨淡月朦胧,梦入家中千万重。

一世死生劳想像,五更长短见形容。

壑舟不系应长往,蕉鹿无凭莫再逢。

回首渭阳何处是,城头寒鼓起鼕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