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心丹诀(其二)》由唐代僧人良价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洞察。
“茫茫天下虚寻觅”,开篇以“茫茫”形容世界的广阔与无尽,诗人似乎在感叹世间的纷扰与迷茫,人们在这样的世界中寻找着什么,却往往迷失了自我。“虚寻觅”则暗示了这种寻找可能徒劳无功,因为真正的答案或许就在我们内心深处。
“未肯回头自相识”,紧承上句,诗人指出人们在追寻外在的事物时,往往忽略了对自己内心的探索。这里的“回头”既指物理上的转身,也暗喻心灵的觉醒,即认识到自己内心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信师行到无为乡”,“信师”表明了诗人对于某种信仰或导师的信赖,认为通过跟随指引,可以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无为乡”。这里“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结果,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始觉从来枉施力”,最后两句点明了主题,诗人通过自己的修行体验,意识到之前的努力可能都是徒劳,只有真正理解并实践内心的真理,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脱和满足。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反思,也是对普遍人生追求的一种深刻洞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重视,体现了佛教中关于自我觉悟和心灵净化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