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游析城王屋山诗七首(其二)登析城南峰放歌

仙人手把青莲花,金枝翠叶□交加。

偶然游戏掷地上,顷刻幻作山杈枒。

同人相顾叫奇绝,一一指点无争差。

王屋天坛列眼底,洞天万古埋烟霞。

其余群峰尽底亚,谨受约束莫敢哗。

一邱一壑竞妍巧,再接再厉非虚夸。

丹青有笔貌不得,荆关袖手空咨嗟。

长日开图供赏鉴,终年不费玉画叉。

回首西望忽莽苍,黄河一线穿平沙。

天风飘飘拂衣袖,如此不乐胡为耶?

便欲乘云叩阊阖,倒吸云汉斟匏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同游析城王屋山诗七首(其二)登析城南峰放歌》描绘了一幅仙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画卷。诗人以仙人手持青莲花,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意境,金枝翠叶的描绘则增添了神秘而生机盎然的气息。仙人随手将莲花掷地,瞬间幻化成山峦的奇特景象,令人惊叹不已。

同行者纷纷称奇,对眼前的美景赞叹不已,认为每一处景致都恰到好处,仿佛王屋天坛和洞天仙境都在眼前展现,烟霞缭绕,令人陶醉。其他山峰在这样的景色下显得逊色,只能静静地臣服,不敢喧哗。诗人赞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丹青难以捕捉其万一,连被誉为山水画大家的荆关也自愧不如。

诗人长时间欣赏这幅天然画卷,不需任何人工修饰,只需一片欣赏之心。然而,当他回首西望,黄河横贯沙漠的壮丽景象又让他心生感慨,似乎在问自己为何不能像仙人般逍遥自在。他甚至萌生了乘云直上天宫的念头,想象着畅饮银河的豪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析城王屋山的壮丽风光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追求。

收录诗词(336)

张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游析城王屋山诗七首(其三)雨中看千峰寺诸山

雨中看山疑非山,有如玉女梳烟鬟。

是耶非耶望之翩,相逢一笑来姗姗。

平生梦想不到此,山灵有意开我颜。

老龙欲归云气重,飞泉乱泻雷声殷。

如是我见悟空色,独立缥缈虚无间。

形式: 古风

同游析城王屋山诗七首(其四)石门飞瀑

有山无水山脉枯,似人骨立神先徂。

山水兼收固云妙,水不波折如同无。

我游石门气萧爽,坐看瀑布涵清虚。

山光水色两争胜,持较或恐山不如。

玉龙出匣奋鳞甲,银河落天飞珍珠。

青莲居士呼不起,梦魂仿佛来匡庐。

枕流漱石有素愿,揽辔且为留斯须。

何日此间结茅屋,一洗尘垢期无余。

形式: 古风

同游析城王屋山诗七首(其五)鳌背峰

巨鳌驾山不肯前,长驱断折神龙鞭。

一朝鳌伏山陷地,独余高背撑青天。

当年命名叹奇绝,今我一见形宛然。

析城之峰难悉数,斯游颇诩窥其全。

如兹诡谲真罕觏,屈第一指何惭焉。

日暮疲驴绕山脚,不登绝顶嗟无缘。

三山戴首竟何处,此景在目非虚悬。

欲行不行重回首,斜阳倒射苍苍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同游析城王屋山诗七首(其六)王屋山

析城山头望王屋,险绝转疑不可登。

白云先生笑招手,兴本难遏机许乘。

山行两日始得达,昂首一眺惊崚嶒。

预戒仆夫卸鞍辔,扶持独仗猢狲藤。

上方云气屡开合,千变万化得未曾。

雷声踔厉走足下,神龙掉尾看飞腾。

大地弥漫不可辨,此身高踞天几层。

瓣香默祝愿开霁,精诚感格神斯凭。

天风吹拂露真面,杲杲之日从东升。

峰巅突兀俨车盖,始信命名非无征。

群山罗列竞环拱,绝似孙子承高曾。

仰看屋角挂北斗,俯听下界喧苍蝇。

我欲挥手谢时辈,婚嫁未毕尘心增。

剩将一事傲太白,落花亲扫吾所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