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通钱

黄头郎君忽有钱,王侯公卿皆比肩。

尔钱来何路,乃敢凌豪贤。

古无不崩之铜山,日中有钱人所羡,日夕饿死人谁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邓通钱》,是清代诗人屈复所作。诗中以邓通与铜山为背景,探讨了财富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首句“黄头郎君忽有钱”,描绘了一个突然获得财富的年轻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财富带来的社会地位变化。接着,“王侯公卿皆比肩”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财富对社会阶层的影响,仿佛财富能够让人与权贵平起平坐。

“尔钱来何路,乃敢凌豪贤”两句,提出了疑问和批评,质疑财富的来源是否正当,以及拥有财富的人是否应该挑战传统社会秩序。这里暗含了对于不劳而获或手段不正当获取财富的批判。

“古无不崩之铜山,日中有钱人所羡”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古代的铜山与现代的财富进行比较,表达了对古代稳定财富来源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代社会财富不稳定性的担忧。

最后,“日夕饿死人谁怜”一句,直击社会现实,揭示了财富分配不均导致的贫富差距问题,表达了对贫困者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邓通与铜山的象征性描绘,深刻探讨了财富与权力、道德、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社会不平等现象,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9)

屈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北雄,后改复,晚号逋翁、,世称“关西夫子”。蒲城(今属陕西)县罕井镇人,后迁县城北关。19岁时童子试第一名。不久出游晋、豫、苏、浙各地,又历经闽、粤等处,并四至京师。乾隆元年(1736)曾被举博学鸿词科,不肯应试。72岁时尚在北京蒲城会馆撰书,终生未归故乡。著有《弱水集》等

  • 字:见心
  • 号:晦翁
  • 籍贯:金粟老
  • 生卒年:1668~1745

相关古诗词

王母庙

七日龙鸾未可凭,终南遗庙白云层。

阶前古柏寒无叶,门外瑶池积有冰。

秦地山河留落日,汉家宫阙见孤灯。

如今应是蟠桃熟,寂寞何人荐茂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黄梁梦卢生祠

梦作公侯醒作仙,人间愿欲那能全。

从知秦汉真天子,不及卢生一饷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题汉乐府后

李陵苏武少陵师,直掩曹家横槊时。

更有《房中》传乐府,汉京开国胜男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元遗山论诗后

鸳鸯绣出一生心,野史亭中带泪吟。

今古宁无炼石手,补天原不用金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