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花

越江采莲女,绿袂红裙照江水。

桂楫兰桡破晓烟,歌声宛转荷花里。

采莲七月莲成实,红英绿柄波澄碧。

折花入手丝牵缠,脉脉柔情为花惜。

侬家住在横塘隈,日出采莲日暮归。

祇恐霜落荷衣败,看见鸳鸯对对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采莲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采莲女在江边忙碌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中“越江采莲女,绿袂红裙照江水”两句,通过色彩鲜明的服饰与清澈的江水相互映衬,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采莲女轻盈的身影和欢快的心情。

“桂楫兰桡破晓烟,歌声宛转荷花里”则进一步描绘了采莲女划着装饰精美的小船,在晨雾中穿梭,伴随着悠扬的歌声,与荷花相映成趣的场景。这里的“桂楫兰桡”不仅体现了工具的精美,也暗示了采莲女生活的雅致与悠闲。

“采莲七月莲成实,红英绿柄波澄碧”两句,将时间限定在七月份,此时莲子已经成熟,红艳的花朵与翠绿的莲叶在碧波中显得格外醒目,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折花入手丝牵缠,脉脉柔情为花惜”则表达了采莲女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与爱护,她小心翼翼地采摘花朵,似乎每朵花都承载着她的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深厚的情感联系。

最后,“侬家住在横塘隈,日出采莲日暮归。祇恐霜落荷衣败,看见鸳鸯对对飞。”这两句描绘了采莲女的生活状态,她每日早出晚归,生活简单而充实。同时,她还担心霜降后荷衣受损,可见其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关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采莲女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收录诗词(15)

冯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祁君榕湾

巽水当年接太微,至今流派自相依。

可胜地远人还杰,岂谓泉甘土又肥。

溪阁为谁留姓字,鹭鸥何处问心机。

往来引起风雩咏,童冠相随日暮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浴日亭

弥明道士罗浮来,夜半重登浴日台。

山月影随藤杖去,菊花香伴酒杯开。

鲤鱼风落南溟小,铁狗云深北岭嵬。

莫谓韩苏人已远,手碑犹自未封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蜀东方子之北新

凉飙动城阙,万木声森条。

繁阴渐摧落,正性方自今。

之子去何适,仗节使武林。

舟车四辐辏,榷赋湖山浔。

何以禆国计,且慰征旅心。

群奸悉屏迹,清风回高岑。

丈夫秉贞信,未言物已谌。

威明百轨饬,岂俟声色临。

盘错别利器,烈火徵精金。

圭璧价连城,辉光属千寻。

鹤鸣直秋空,四远聆清音。

行哉自珍重,明月照灵襟。

形式: 古风

送同年寇体乾如广平

圣皇御宸极,仁礼柔黔愚。

厉精作群吏,责效期黄虞。

巽命屡申播,循良庸简殊。

君才卓英俊,揽辔登清途。

何以答主怀,义训昭庭趋。

如彼千金方,世传岐与俞。

如彼白乐厩,知无偾辕驹。

金丹试一粒,疲瘵立息苏。

轻车就长道,千里看须臾。

矧兹广平治,近在京辅区。

笃近绥四方,经辕容粗疏。

丰歉时不常,待哺翘喁喁。

帝德何以宣,生厚化乃孚。

岂弟歌周雅,民塈理不诬。

如伤铭座侧,伯子真良模。

与君敦世好,别语忘烦芜。

君亦何所言,临风慰踟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