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一)

三黜归来,饭疏食、浑无愠色。

中年后、家如旅舍,身如行客。

轩冕岂非疣赘具,烟霞已是膏肓脉。

有些儿、隙地更疏泉,堆卷石。邻媪饷,新篘碧。

溪友卖,鲜鳞白。向陈编冷笑,孔明元直。

俗事不教污两耳,宴居聊可盘双膝。

取当年、行脚一枝筇,悬高壁。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多次被贬后归来,即使吃粗粮也毫无怨怒之色。
到了中年,家就像旅店,自己如同过客。
官位爵禄难道不是多余的累赘,隐逸山林才是我生命的脉络。
稍微空闲的地方,我还会凿泉置石,邻居老妇送我新酿的酒。
溪边的朋友售卖新鲜的鱼,我对着书籍冷笑,像诸葛亮和徐庶一样淡泊名利。
世俗之事不再让我耳朵受污染,闲居时可以轻松盘腿而坐。
取出当年行脚时的竹杖,挂在高高的墙壁上。

注释

黜:被贬官。
愠色:生气或不满的表情。
轩冕:指官位爵禄。
疣赘具:比喻多余累赘的东西。
烟霞:代指山水隐居生活。
膏肓脉:形容对隐居生活的深深向往。
隙地:空闲的土地。
邻媪:邻居的老妇人。
篘:古代的酿酒器具。
陈编:堆积的书籍。
冷笑:轻蔑的笑,表示淡泊名利。
孔明元直:诸葛亮和徐庶,二人皆为三国时期名士,此处借以自比。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满江红·三黜归来》。诗中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三黜归来,饭疏食、浑无愠色。"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多次挫折后归来的心境,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却没有怨恨之情。

"中年后、家如旅舍,身如行客。" 这里写出了中年以后的感慨,即使对自己的家庭也感觉像是一个过客的住所,自身亦如同一个在外漂泊的人。

"轩冕岂非疣赘具,烟霞已是膏肓脉。" 轩冕指的是车马等富贵之物,诗人认为这些不过是累赘的东西,而自己所追求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如同烟霞中的一股清泉。

接下来的几句 "有些儿、隙地更疏泉,堆卷石。邻媪饷,新篘碧。溪友卖,鲜鳞白。" 描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状态,有一些小桥流水,邻里间的互助,以及溪边朋友们捕鱼的情景。

"向陈编冷笑,孔明元直。" 这里的“向陈编”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个人物或故事,而“孔明元直”则是对诸葛亮的一种赞誉,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有远见和正直品格的人物的敬仰。

"俗事不教污两耳,宴居聊可盘双膝。"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超脱态度,不愿意让世俗琐事玷污自己的心灵,只希望能够安静地生活,偶尔也能享受一些宁静的时光。

最后 "取当年、行脚一枝筇,悬高壁。" 这里的“一枝筇”可能是指一种简单的行走工具,而“悬高壁”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一种怀念和追寻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十三)庆抑斋元枢八十

屈指耆英,谁似得、三朝元老。

尚留个、管夷吾在,何忧江表。

世道方占公出处,裔夷争问今年貌。

怎不移、此手整乾坤,长闲了。灵寿却,斑衣绕。

如瓶李,如瓜枣。把禅龛闭定,怕蒲轮到。

师尚父年浑未艾,中书令考犹为少。

看画盆、岁岁浴曾玄,添怀抱。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二月廿四夜海棠花下作

老子年来,颇自许、心肠铁石。

尚一点、消磨未尽,爱花成癖。

懊恼每嫌寒勒住,丁宁莫被晴烘坼。

柰暄风烈日太无情,如何得。张画烛,频频惜。

凭素手,轻轻摘。更几番雨过,彩云无迹。

今夕不来花下饮,明朝空向枝头觅。

对残红满院杜鹃啼,添愁寂。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六)送王实之

天壤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

谈笑里、风霆惊座,云烟生笔。

落落元龙湖海气,琅琅董相天人策。

问如何、十载尚青衫,诸侯客。易爱底,些官职。

难保底,些名节。拟闭门投辖,剧谈三日。

畴昔评君天下宝,当为天下苍生惜。

向临分、慷慨出商声,摧金石。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三十一)

嫌杀双轮,驾行客、之燕适粤。

也不喜、船儿无赖,载他江浙。

荡子不归鸳被冷,昭君远嫁毡车发。

叹子规、闲管昔人愁,啼成血。渭城柳,争攀折。

关山月,空圆缺。有琵琶改语,锦书难说。

若要人生长美满,除非世上无离别。

算古今、此恨似连环,何时绝。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