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庵

书生只合饱黄齑,大嚼屠门计似痴。

壁上七弦元自雅,囊中五字更须奇。

横陈已觉如嚼蜡,皆醉何妨独啜醨。

此味欲谈舌本强,如人饮水只渠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瓢庵》由金代诗人李纯甫所作,通过对比与比喻,表达了对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

首联“书生只合饱黄齑,大嚼屠门计似痴”以书生的生活状态为切入点,将书生的简朴生活与屠夫的豪迈大嚼进行对比,暗示了作者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与接纳。这里,“黄齑”象征着书生简朴的生活,“屠门计”则代表了世俗的欲望与享乐。通过这样的对比,作者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于物质诱惑之外的生活态度。

颔联“壁上七弦元自雅,囊中五字更须奇”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七弦琴代表了高雅的艺术追求,而囊中的五字则是对文学创作的精炼要求。这两句诗强调了艺术与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即它们自身的优雅与独特性,而非外在形式或物质上的奢华。

颈联“横陈已觉如嚼蜡,皆醉何妨独啜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生活中的平淡无味比作嚼蜡,而将独自品味生活的简单乐趣比作独饮低级酒。这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也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之美的欣赏。

尾联“此味欲谈舌本强,如人饮水只渠知”以“此味”指代上述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的体验,强调了这种体验的主观性和难以言传性。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滋味,这既是对读者的一种邀请,也是对自我认知的一种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与艺术创作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与高雅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独到洞察。

收录诗词(30)

李纯甫(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工词赋,后治经义。章宗承安二年经义进士。两次上疏,策宋金战争胜负,后多如所料。荐入翰林。宣宗时,不受权相术虎高琪荐擢,以母老为辞,官至京兆府判官。学术文章为后进所宗。中年即无仕进意,旋即归隐,日与禅僧士子游,以文酒为事。虽沉醉,亦未尝废著书。有《中庸集解》、《鸣道集解》等

  • 字:之纯
  • 籍贯:金弘州襄阴
  • 生卒年:1185—约1231

相关古诗词

刘宋

六十衰翁血打围,深山赤手搏熊罴。

子孙只解相鱼肉,辛苦知他为阿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怪松谣

阿谁栽汝来几时,轮囷拥肿苍虬姿。

鳞皴百怪雄牙髭,拿空夭矫蟠枯枝。

疑是秘魔嵓中老慵物,旱火烧天鞭不出。

睡中失却照海珠,羞入黄泉蜕其骨。

石钳沙锢汗且僵,埋头卧角政摧藏。

试与摩挲定何似,怒我枨触须髯张。

壮士囚缚不得住,神物世间无著处。

堤防夜半雷破山,尾血淋漓飞却去。

形式: 古风

虞舜卿送橙酒

屏山持律不作诗,砚尘笔秃萦蛛丝。

枯肠燥吻思戛戛,法当以酒疏瀹之。

何物督邮风味恶,枨触閒愁无处著。

苦思新酿压橙香,世间那有扬州鹤。

乞诗送酒并柴门,瀛洲仙裔令公孙。

肺肠愤痒芒角出,倾泻长句如翻盆。

怪汝胸中云梦大,老我眼皮危塞破。

径呼短李与黔王,快取锦囊收玉唾。

形式: 古风

偶读贾达之邀饭帖有感作诗哭之

微官已叹鸾栖屈,异事俄传鵩告凶。

彩笔书来墨痕湿,玉楼人去酒尊空。

当时快意牛心炙,今日伤怀马鬣封。

一幅铭旌送哀挽,白杨萧索九原风。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