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霁色分诸垒,寒空下一雕。
幕南白草尽,胡马亦何骄。
这首诗描绘了雨雪初霁后,诗人登上代州城楼所见的景象。"霁色分诸垒",写出了雪后阳光穿透云层,给各个军事防御工事带来明亮的色彩,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宁静与和平气息。"寒空下一雕",则以一只翱翔的雕鹰作为视觉焦点,象征着高远和自由,也暗含了边塞的辽阔与严酷。
"幕南白草尽",描述了雪后的草原一片洁白,原本翠绿的草木都被雪覆盖,显得荒凉而寂静,暗示了冬季的严寒和生机的暂时沉寂。"胡马亦何骄",通过反问,表达了对敌人的警惕,虽然表面上看似平静,但诗人并未忽视敌人的威胁,认为即使敌人的战马在这样的环境下也难以嚣张。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色,又蕴含着深沉的边塞情怀和对国家安全的忧虑,体现了谢榛诗歌的边塞特色和独特的意境。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都门飞羽书,冰雪走胡骑。
只见塞云愁,那知塞垣事。
天垂楼外云,雪变城中树。
何处不春寒,鸦啼又飞去。
花竹可消愁,愁来独上楼。
自古天涯客,谁禁老去秋。
天寒闻落木,叶叶是乡愁。
敲窗作风雨,不减去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