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门堰白莲花

缟带与纶巾,轻舟漾赤门。

千回紫萍岸,万顷白莲村。

荷露倾衣袖,松风入髻根。

潇疏今若此,争不尽馀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身着素白的丧服,头戴纶巾,乘坐小舟在赤门间漂泊。
无数次经过紫色浮萍覆盖的河岸,眼前展现出广阔的白色莲花村庄。
莲叶上的露水打湿了衣袖,松树的清风拂过发梢。
如今的生活如此闲适,怎能不畅饮尽余下的酒杯呢。

注释

缟带:白色的丧服。
纶巾:古代男子的一种头巾。
轻舟:小船。
赤门:红色的城门,可能象征京城或重要地点。
紫萍岸:紫色浮萍覆盖的河岸。
白莲村:满是白色莲花的村庄。
荷露:莲叶上的露珠。
松风:松树间的风。
潇疏:闲适、潇洒。
馀尊:剩下的酒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风光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缟带与纶巾,轻舟漾赤门。"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乘坐一艘轻巧的小船,在阳光的照耀下缓缓行驶在赤门堰旁。"缟带"和"纶巾"都是古代用来系船的绳索,象征着航行的稳健与安全。"赤门"则是地名,但这里更多地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地方。

"千回紫萍岸,万顷白莲村。" 紫萍和白莲都是水生植物,这里用来形容两岸的美丽景色。"千回"和"万顷"则是对数量的夸张描述,强调了这片水域之广阔。

"荷露倾衣袖,松风入髻根。" 这两句诗人的亲身体验与感受得到了充分展现。荷叶上的露珠滴落在衣袖上,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而松风轻拂过发髻,更增添了一份清新和自然之美。

"潇疏今若此,争不尽馀尊。"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无限赞赏的心情。"潇疏"形容水流的轻快与顺畅,而"今若此"则是说目前的景象如此美好。"争不尽馀尊"意味着即使用尽所有的赞词,也难以完全表达出对这份美景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江南水乡生活的深切向往与热爱,是一篇极富有诗意和画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卧病感春寄鲁望

乌皮几上困腾腾,玉柄清羸愧不能。

昨夜眠时稀似鹤,今朝餐数减于僧。

药销美禄应夭折,医过芳辰定鬼憎。

任是雨多游未得,也须收在探花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咏白莲(其一)

腻于琼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画眉。

静婉舞偷将动处,西施嚬效半开时。

通宵带露妆难洗,尽日凌波步不移。

愿作水仙无别意,年年图与此花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咏白莲(其二)

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

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鲁望上元日道室焚修

明真台上下仙官,玄藻初吟万籁寒。

飙御有声时杳杳,宝衣无影自珊珊。

蕊书乞见斋心易,玉籍求添拜首难。

端简不知清景暮,灵芜香烬落金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