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夜吟

鬈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

直排七点星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徵。

蜀道秋深云满林,湘江半夜龙惊起。

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

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

形式: 古风

翻译

卷发的绿眼睛少年在高楼静夜吹奏横笛。
笛声仿佛从天际传来,月光下美女望着远方哭泣。
七个音符连续如星,暗合着清风的旋律,宫商角徵。
秋天的蜀道上,满林云雾,湘江深夜,龙似乎被惊醒。
玉堂中的美人怀有边塞的情感,在明亮的月光下听这愁苦的曲调。
寒冷的砧声敲击着百尺长的白练,泪水凝聚成珍珠,落在红线之上。
少年啊,不要唱那悲凉的陇头吟,它悄悄触动了人们的心弦。

注释

鬈发胡儿:形容卷曲头发的异族青年。
高楼:高耸的建筑。
横竹:横笛。
月下美人:月光下的女子。
直排:连续。
星藏指:像星星一样排列的手指。
清风调宫徵:清风中的音乐旋律。
蜀道:四川的道路。
湘江:湖南的江河。
玉堂美人:贵族女子。
边塞情:边疆的情感。
寒砧:寒冷季节的砧声。
粉泪:泪水。
红线:象征爱情的线。
陇头吟:边地的悲歌。
隔窗:隔着窗户。
愁人心:触动人心的愁绪。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首句“鬈发胡儿眼睛绿”以鲜明的形象勾勒出一位异族美人的轮廓,其独特的外貌在静谧的夜晚显得尤为突出。“高楼夜静吹横竹”则营造了一种空旷宁静的氛围,竹声在寂静中传来,为诗增添了几分幽深的情调。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则直接切入主题,通过美人的哭泣表达出对远方家乡的无尽思念。这里的“一声”可能指的是某种哀婉的声音,或许是美人悲泣之声,它穿透夜空,让人不禁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情愫。

接下来的“直排七点星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徵”则是对音乐的描写,通过对星辰和风的比喻,传递出一种悲凉而又优美的旋律。这里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星光与音乐融为一体,创造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蜀道秋深云满林”转换了景象,进入到了自然山川之中,这里描绘的是蜀道(即四川地区)的秋天,那时节的深邃和壮丽,以及云雾缭绕的大自然。“湘江半夜龙惊起”则是对动静结合的一种刻画,湘江在半夜中突然间传来龙的惊啸声,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传说中的龙,在这里它成为了诗中激情和力量的象征。

“玉堂美人边塞情”又将视角拉回到了人物情感上,通过对玉堂美人的描写,以及她所处的边塞之地,诗人表达了对于这些身处边疆、拥有异国情怀者的深切同情。接着的“碧窗皓月愁中听”则是进一步渲染这种情感,借由清冷的月光和碧绿的窗棂,美人的愁绪变得更加深沉。

“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此处诗人通过对织布声响的描写,以及泪珠沿线滴落的情景,再次强化了边塞美人那份难以排遣的乡愁。这里的“寒砧”和“粉泪”都极富画面感,读者几乎能够听到织布机的声音,看到泪水凝成珠状缓缓滴落。

最后,“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则是诗人的叮嘱和内心的独白。胡儿,即异族之子,诗中提醒他不要在边塞高声歌唱,因为这种行为会让那些已有思乡之情的人们更加心生忧绪。而“隔窗暗结愁人心”则是对这份愁绪的深化,通过窗棂间那一份隐秘而又深沉的情感,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边塞生活和远方家乡思念的复杂情感。

总体来看,此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法,将边塞之地的萧瑟、异族美人的独特情怀,以及对音乐和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首充满乡愁与忧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休洗红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卿卿骋少年,昨日殷桥见。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形式: 古风

伤心行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形式: 古风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入苑白泱泱,宫入正靥黄。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后园凿井歌

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情若何,荀奉倩。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