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三复增感每字赋一诗(其六)

门庭久沮洳,蚯蚓升吾堂。

夜寒人阒寥,蟋蟀鸣吾床。

屋头两株树,叶落满僧廊。

骚人不须悲,荣悴理之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庭院长久以来都是湿漉漉的,蚯蚓爬上了我的厅堂。
夜晚寒冷,四周寂静无人,只有蟋蟀在我的床边鸣叫。
屋檐下的两棵树,落叶铺满了僧人的走廊。
文人无需悲伤,事物的兴衰本就是自然规律。

注释

沮洳:形容地势低洼、积水或湿气重。
蚯蚓:土壤中的环节动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阒寥:形容夜晚寂静,空旷无人。
骚人:指有才华的文人。
荣悴:指事物的兴盛和衰败。
理之常:事物发展的自然法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连绵时诗人寓居之处的清冷景象和个人心境。"门庭久沮洳",反映出诗人居住环境的潮湿低洼,生活略显困顿;"蚯蚓升吾堂"则以小动物入诗,寓言生活的琐碎与无奈。夜晚寒意袭人,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蟋蟀鸣吾床",增添了孤寂气氛。

"屋头两株树,叶落满僧廊",进一步渲染了秋意,落叶飘零,连僧侣所居的廊檐也铺满了凋零的叶子,暗示时光流逝和季节变迁。诗人在此情境下,引用杜甫的诗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骚人不须悲,荣悴理之常",意思是说,作为文人墨客,不应过于悲伤于人生的起伏,因为盛衰荣枯是自然规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雨、虫鸣、落叶等意象,抒发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淡淡哀愁,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体现了宋代理性主义的文学特色。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三复增感每字赋一诗(其十)

今晨气候佳,万里来西风。

举头看浮云,已归天汉东。

野人还负暄,帝泽流无穷。

心随鸿雁飞,不离霄壤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三复增感每字赋一诗(其四)

愁阴错昏晓,北风振葭苇。

关塞来悲鸿,战场多哭鬼。

人生真幻戏,归尽同蝼蚁。

贪夫患得失,达者今无几。

形式: 古风 押[尾]韵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三复增感每字赋一诗(其二)

借屋与僧邻,局促仅如蜗。

悲秋怀抱恶,头绪如乱麻。

老来怕读书,隙风灯影斜。

感时思弟妹,衰泪落天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三复增感每字赋一诗(其一)

日月无停轮,岁律今峥嵘。

夜长客无睡,打窗秋雨鸣。

早寒逼衾裯,儿女声咿嘤。

令人愧老庞,团栾话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