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归云洞》由宋代诗人陈毅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云道无心亦爱山”,以云的自由飘逸比喻人的心境,即使无心于世事,也依然对山川美景充满热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次句“雨馀时向此中还”,描述了雨后归隐的情景,诗人仿佛在雨后的宁静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的亲近感。
接着,“而今天下焦枯甚”一句,诗人将视角转向社会现实,指出当下的天下正处于严重的干旱之中,暗含对社会不公和民生疾苦的关注。最后,“只恐苍龙未放闲”则运用了神话中的苍龙形象,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社会能够恢复生机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社会问题的关切,体现了宋代文人关注民生、寄情山水的传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