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莲/隔浦莲近拍(其二)荷花

洛神一醉未醒。俯鉴窥红影。

万绿森相卫,西风静、不放冷。侵晓鸥梦稳。非尘境。

棹月香千顷。锦机靓。亭亭不语,多应嗔赋玉井。

西湖游子,惯识雨愁烟恨。只恐吴娃暗折赠。耿耿。

柔丝容易萦损。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洛神醉酒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感慨。"俯鉴窥红影"中,洛神仿佛在水面上凝视着自己的倒影,流露出一丝羞涩之情。"万绿森相卫"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盎然之景,这些树木似乎在为洛神守护着这份宁静。

"西风静、不放冷"表达了诗人对那份宁静安详气氛的珍视,生怕一丝凉意打扰了这份美好。"侵晓鸥梦稳"则是说晨雾中水鸟安然入睡,显示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情境。

"非尘境"表明这一切都超脱于世俗纷争之外,是一片清净之地。而"棹月香千顷"则描绘了荷花盛开的景象,荷香随着夜晚的微风飘散,仿佛可以覆盖千顷之广。

"锦机靓"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感受,如同细腻的锦缎一样丰富多彩。"亭亭不语,多应嗔赋玉井"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般美景,内心的激动和无言的赞叹。

最后两句"西湖游子,惯识雨愁烟恨。只恐吴娃暗折赠。耿耿。柔丝容易萦损"则透露出诗人作为游子的身世,对于那份易逝的美好和易伤害的自然之物感到忧虑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洛神的形象,传达了对美丽事物的赞美和保护,以及对其脆弱性的深切理解。

收录诗词(114)

史达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163~1220?年。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字:邦卿
  • 号:梅溪
  • 籍贯:汴(河南开封)

相关古诗词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其一)

红尘飞不到处。此地知无暑。

乱竹分幽径,虚堂中、自回互。阴壑生暗雾。飞泉注。

气入闲尊俎。快风度。齐宫楚榭,如今空锁烟树。

何人伴我,梦赋雪车冰柱。惟有蝉声助冷语。惊寤。

飞云来献凉雨。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满江红(其三)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缓辔西风,叹三宿、迟迟行客。桑梓外,锄耰渐入,柳坊花陌。双阙远腾龙凤影,九门空锁鸳鸾翼。更无人擫笛傍宫墙,苔花碧。

天相汉,民怀国。天厌虏,臣离德。趁建瓴一举,并收鳌极。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办一襟风月看升平,吟春色。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中秋夜潮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书怀

好领青衫,全不向、诗书中得。

还也费、区区造物,许多心力。

未暇买田清颍尾,尚须索米长安陌。

有当时、黄卷满前头,多惭德。思往事,嗟儿剧。

怜牛后,怀鸡肋。奈棱棱虎豹,九重九隔。

三径就荒秋自好,一钱不直贫相逼。

对黄花、常待不吟诗,诗成癖。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