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

西池旧约。燕语柳梢桃萼。

向紫陌、秋千影下,同绾双双凤索。

过了莺花休则问,风共月、一时闲却。

知谁去、唤得秋阴,满眼败垣红叶。飘泊。

江湖载酒,十年行乐。

甚近日、伤高念远,不觉风前泪落。

橘熟橙黄堪一醉,断未负、晚凉池阁。

只愁被、撩拨春心,烦恼怎生安著。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翻译

回忆起往昔西池的约定,燕子呢喃在柳梢桃花间。
曾在秋天的郊野,秋千下,我们曾手牵手牵着凤凰形的绳索。
花期已过无需再问,只有风和月陪伴,共享此刻的宁静。
不知是谁唤来了秋意,眼前只见破败的墙头,红叶飘零。
漂泊的生活,带着酒游历江湖,十年来寻欢作乐。
最近,我感伤于离别与思念,不知不觉中,在风中泪流。
橘子熟透,橙色诱人,足以一醉,还不曾辜负这秋夜的凉爽。
只是怕触景生情,春天的心事如何安放,烦恼无处安置。

注释

西池:古代皇家园林或贵族府邸中的池塘。
燕语:燕子的鸣叫声。
紫陌:京城的道路,代指繁华之地。
凤索:象征爱情的装饰物,如凤凰形状的绳索。
莺花:莺鸟和花朵,代指美好的春光。
晚凉池阁:夜晚清凉的池塘边的楼阁。
撩拨:引起或触动(情感)。
烦恼:内心的忧虑或困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于往昔旧约的怀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首句“西池旧约”即设定了整个诗篇的基调,带出了一个久远而美好的记忆场景。

“燕语柳梢桃萼”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引入一个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接着,“向紫陌、秋千影下,同绾双双凤索”表达了诗人与旧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那种难以忘怀的情谊。

“过了莺花休则问,风共月、一时闲却”中,“莺花”指的是野菊花,它们在秋天盛开,此处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某种静默的美好。而“风共月、一时闲却”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接下来的“知谁去、唤得秋阴,满眼败垣红叶”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的追问,以及对那些已经消逝的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这里,“秋阴”和“败垣红叶”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衰败。

“飘泊。江湖载酒,十年行乐。”中,“飘泊”二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一种无依无靠、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而“江湖载酒,十年行乐”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享受,同时也隐含着时间流逝带来的某种感慨。

紧接着,“甚近日、伤高念远,不觉风前泪落。”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的回忆,以及那种难以抑制的情感波动。这里的“不觉风前泪落”尤其传神,展现了一种深沉而自然的情感流露。

最后,“橘熟橙黄堪一醉,断未负、晚凉池阁。”中,“橘熟橙黄”描绘出一种丰收的景象,而“堪一醉”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而“断未负、晚凉池阁”则可能暗示着一种未能完全实现的愿望,或者是对于某种责任和担当的回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情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

渡口看潮生,水满蒹葭浦。

长记扁舟载月明,深入红云去。

荷尽覆平池,忘了归来路。

谁信南楼百尺高,不见如莲步。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二)

眉为占愁多,镇日长长敛。

试问心中有底愁,泪早千千点。

莫唱短因缘,缘短犹伤感。

谁信萧郎是路人,常有深深念。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三)

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岁。

自夏经秋到雪飞,一向都无计。

续续说相思,不尽无穷意。

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一)

云破月高悬,照我双双泪。

人在朱桥转曲西,翠幕重重闭。

要见索商量,见了还无计。

心似长檠一点灯,到晓清清地。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