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成形自洪炉里,冷处来希热处过。

贫士橐中千日计,五侯筵上一时歌。

写将妙质传圆月,别出新裁付小荷。

只用上边三四字,从来深愧读书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钱》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对金钱的不同态度与思考。

首联“因成形自洪炉里,冷处来希热处过”以“洪炉”象征社会或世界,暗示金钱的来源广泛,既可能在寒冷的环境中产生(如贫困),也可能在炽热的地方流通(如富贵)。这句诗通过“冷处”与“热处”的对比,描绘了金钱从诞生到流转的过程,既有寒酸的起点,也有繁华的终点。

颔联“贫士橐中千日计,五侯筵上一时歌”进一步深化了金钱与人的关系。贫士在囊中筹划着长期的生活计划,而五侯则在宴会上尽情欢歌,享受短暂的奢华。这里通过贫富对比,揭示了金钱对人们生活状态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金钱的不同态度和追求。

颈联“写将妙质传圆月,别出新裁付小荷”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金钱比作“妙质”,通过“圆月”和“小荷”这两个意象,表达了金钱在不同情境下的价值和用途。圆月象征着完整和圆满,小荷则代表新生和希望。这两句诗暗示了金钱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能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创造新的可能性。

尾联“只用上边三四字,从来深愧读书多”以简洁的语言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通过“上边三四字”强调了金钱的重要性,同时流露出诗人对自己知识积累的谦逊态度,以及对金钱力量的深刻认识。这句话既是对金钱价值的肯定,也是对自身认知局限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钱的多角度描绘,展现了其在不同人群中的角色和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金钱与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乞药

痴心未肯死前休,岂有丹方驻黑头。

吟苦望邀来世读,血枯皆代昔人愁。

流连好夜常穿晓,不出青春直过秋。

乞得老来还若此,目精明似电光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怀梁无闷

别来弥日把诗篇,壮气高文两浩然。

旧剑弃为龙入水,新方期得鹤登天。

穷通一梦身何预,性命兼言道始全。

竹几蒲团闲永夜,三年不上卧床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怀罗浮

琪树西风粤国秋,十年前记住罗浮。

山光一半来蓬岛,海色三更上石楼。

云护药苗侵腊长,寺分泉响入房流。

葛洪丹井分明在,一下人间渐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同方蒙章酌秋月下怀梁药亭

空阶布席共良宵,村浦千家带晚潮。

秋色苍凉风在树,水光摇漾月当桥。

虫经晏岁吟偏苦,酒得高谈力尽消。

江海论心几人在,碧天相望雁行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