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韩常卿所作的《董凤山》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景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深邃。
首联“丹灶棋盘去不收,未知踪迹为谁留。”以“丹灶”和“棋盘”为喻,暗示山中可能隐藏着古老的修炼之地或隐秘的智慧,但这些踪迹已难以寻觅,引人遐想。接着,“烟霞空锁樵人径,松桧重阴古寺楼。”描绘出山中云雾缭绕,烟霞笼罩,小径被烟霞封锁,古寺在松树和桧树的浓荫下显得格外幽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颔联“怪木化龙云雨夜,碧波涵月镜潭秋。”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奇幻景象。怪异的树木在夜晚化身为龙,与云雨共舞,展现出自然界的神奇力量。而秋日的潭水则如明镜一般,倒映着月光,清冷而宁静。
尾联“辽东梦断无归鹤,山自嵯峨水自流。”以“辽东梦断”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无归鹤”也象征着无法回归的过去,增添了诗的哀愁意味。最后,“山自嵯峨水自流”,山峰高耸,水流不息,既是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对比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董凤山的神秘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