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因胜庄(其一)

薄莫雨初作,客愁行路难。

长风吹短发,平地走惊湍。

云气千山暝,松声五月寒。

小窗僧话久,亦学坐蒲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宿因胜庄(其一)》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雨后行旅的画面。诗人身处旅途,雨幕初降,增添了客子的愁绪和行路的艰辛。"薄莫雨初作"点明了时间与天气,"长风吹短发"形象地写出风雨中的飘摇,"平地走惊湍"则以比喻手法形容雨势急骤,如同湍急的流水在平地上奔流。

接下来的两句"云气千山暝,松声五月寒"进一步渲染环境,浓厚的云雾笼罩着连绵的群山,使得天色昏暗;而即使在五月的盛夏,松涛声也带来了一丝凉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清冷。

最后,诗人通过"小窗僧话久,亦学坐蒲团"表达了在僧舍中暂避风雨,聆听僧人说法,自己也学着静坐蒲团,寻求心灵的慰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困境与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以及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宿因胜庄

竹院亦幽雅,参禅愧未能。

梦回僧枕雨,花落佛龛灯。

风响过墙竹,窗摇挂树藤。

裁诗题素壁,聊尔记吾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宿龙潭寺

客路青山下,僧庵绿水边。

撞钟惊鸟宿,洗钵动龙眠。

未有林泉趣,先寻粥饭缘。

上人喜留客,夜雨佛灯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龙潭壁间韵忆新之区谦二台节(其一)

故人久不见,怅望思迟留。

客路愁山虎,渔灯散渚鸥。

清歌闻越调,小艇入淮流。

江市虽萧索,人家酒可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次龙潭壁间韵忆新之区谦二台节(其二)

勤劳贤使者,官马未曾閒。

夜醉谁家酒,晓行何处山。

莫云留客住,落日望君还。

相忆寻诗处,波涛汹涌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