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聋字韵诗一谢史宰一呈黎丞(其一)

化感儿嬉七十翁,波馀犹足活瘖聋。

肯安恬退淡中味,大觉催科拙处工。

及物坐看驯乳雉,苏民更欲骂尸虫。

恢恢游刃浑馀地,赢得赓酬伴赞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鹿卿所作,名为《再和聋字韵诗一谢史宰一呈黎丞(其一)》。诗中描绘了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努力,不仅能够治愈聋哑之人,还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世事,不求功名利禄,却在不经意间帮助了更多的人。

“化感儿嬉七十翁”,开篇即以一位年老而充满智慧的老人形象示人,他以慈爱之心对待孩童,以幽默的方式化解生活中的烦恼,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波馀犹足活瘖聋”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老人虽已年迈,但其智慧与力量依然能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人们。

接着,“肯安恬退淡中味,大觉催科拙处工”两句,表达了老人对生活的态度——他愿意在平淡中寻找乐趣,不追求外在的荣誉与财富,而是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他也并非完全脱离社会,而是以其独特的智慧与能力,在某些看似笨拙的地方,实际上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与贡献。

“及物坐看驯乳雉,苏民更欲骂尸虫”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老人如何以温和的方式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世界。他不仅关注于自然界的生物,如驯养小鸡,还致力于改善民众的生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被视为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救世主,尽管有时人们对他抱有误解或不理解。

最后,“恢恢游刃浑馀地,赢得赓酬伴赞公”总结了老人的智慧与影响力。他如同一把锋利的刀,无论在何处都能游刃有余,不仅在物质世界中有所作为,也在精神层面给予他人支持与鼓励。他的存在,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赞扬,更是成为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年长智者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徐鹿卿成功地传达了对于智慧、平和与社会责任的赞美与推崇。

收录诗词(204)

徐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 字:德夫
  • 号:泉谷
  •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 生卒年:1170—1249

相关古诗词

再和聋字韵诗一谢史宰一呈黎丞(其二)

脩龄阆苑一仙翁,拜跪无妨岂是聋。

松柏耐寒宜岁晚,池塘入梦泄春工。

群趋摘尾浑行鹭,一见降心赋草虫。

莫谓田园动归兴,渭滨垂老尚三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林府判和前三苏图诗再依韵为谢

蜀道山川鬼斸开,文星屡谪北中来。

凌云赋客邀难住,捉月仙人唤不回。

坡颍与泉同一姓,汉唐比宋孰多材。

公诗状出眉州画,不学香山咏马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张法示诗集为题其后

闻名每恨不相识,相识梅关眼带青。

雪干冰姿披宿雾,银钩玉唾丽繁星。

居邻山谷传宗派,系出燕公有典刑。

陶写风光吟咏了,更培勋业照青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史宰贺受荐

玉立青规照眼新,封侯端合踵平津。

公车久满三千牍,属国犹淹十九春。

一睹雉驯知善政,双飞鹗荐爨陈人。

焦桐会有知音在,未必终为爨下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