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萧英伯登净惠寺山亭二首(其二)

一径穿林麓,幽人借杖扶。

西山螺顶秀,南塔笔锋孤。

好鸟当花语,轻烟衬草铺。

登临情未足,暝色欲吞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攀登净惠寺山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一径穿林麓”,描绘了一条小径穿越茂密的树林和山脚,隐秘而幽静。接着“幽人借杖扶”,暗示了行走在这样一条小径上的可能是寻求心灵宁静之人,他们或许需要借助拐杖以保持平衡,也象征着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

“西山螺顶秀,南塔笔锋孤”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西山的山峰如同螺壳般秀丽,展现出山的柔和之美;而南塔则像一支笔直的尖峰,孤独地矗立在远处,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塔的挺拔和独特。

“好鸟当花语,轻烟衬草铺”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鸟儿在花间欢唱,轻柔的烟雾在草地上铺展,营造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最后,“登临情未足,暝色欲吞吴”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之情。即使日暮时分,天色渐暗,似乎要将吴地(泛指江南地区)吞噬,但诗人仍意犹未尽,不愿离去,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又和英伯四首(其一)

亭出林峦表,春归气象明。

江晴稚子浴,田暖老夫耕。

弱柳禁风力,游丝奈客情。

欲归归未得,愁听杜鹃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又和英伯四首(其二)

野兴怜诗逸,春酲要酒扶。

登临同俊哲,笑傲不羁孤。

日落金霞卷,江翻雪浪铺。

闽山又寒食,何日到东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又和英伯四首(其三)

亭临天外构,春物望中明。

客兴托诗酒,野心怜钓耕。

露花如有恨,风柳自含情。

何事子规鸟,故为肠断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又和英伯四首(其四)

开亭当险绝,疑有百神扶。

江静群鸥集,天空一鹗孤。

落英红锦碎,狂絮白毡铺。

试问江南信,归帆至自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