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至书来总不知,却缘迩日吠声稀。
蛛丝网遍常行处,犹道奔逃未肯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又作二绝(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收到远方友人的来信,却因近来少有犬吠声而感到疑惑的情景。接着,诗人发现蜘蛛网布满常行之处,似乎暗示着有人或动物的频繁活动痕迹已经消失,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是否已离去的猜测与担忧。
通过“客至书来总不知”一句,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远方友人消息的期待与未知感。接下来,“却缘迩日吠声稀”则巧妙地运用了犬吠声的减少,作为背景音的变化,暗示环境的改变,引出下文对友人可能离别的猜想。
“蛛丝网遍常行处”一句,诗人以蛛网的广泛覆盖,形象地描绘了日常路径上留下的细微变化,这种变化虽微小却能引起敏感的观察者注意。最后,“犹道奔逃未肯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可能已经离开,但内心仍抱有一丝希望,不愿承认现实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别离时复杂心情的微妙表达。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犬吠声的减少、蛛网的布满等,都寓意深远,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御盗犬新死,放生羊尚存。
有书消永日,无客到衡门。
山色热犹好,溪流雨不浑。
还须止杂念,数息度黄昏。
老来于世漫多悲,梦幻推移且自知。
想得开山藏骨处,却如摇尾乞怜时。
送行识我贫无盖,闲坐思渠闷有诗。
从此穷居添寂寞,夜长谁复绕帘帷。
畏事成闲厌出遨,故人不见如曹逃。
一寒一暑便衰老,如梦如幻无坚牢。
客游滚滚漫南北,往事悠悠增郁陶。
此去还能安坐否,割鸡元不用牛刀。
俯首思畴昔,常期不负渠。
事随心境转,人与旧情疏。
少日犹相忆,多年遂绝书。
况于生死隔,宁复似年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