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护国寺(其一)

振锡诣华京,频频答龙灵。

玉阶前见佛,金口内开经。

论道穷纲赜,深玄极杳冥。

褒崇恩烂熳,教化语丁宁。

传作心中印,镌为坐右铭。

云飞来北阙,鹤梦去东冥。

鼓棹辞梁苑,扬帆过洞庭。

到山开御札,鸾凤满岩扃。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翻译

持锡杖前往京都,回应龙神的祈愿。
在玉石台阶前拜见佛陀,聆听他开口诵经。
深入讨论佛法精要,探索深奥玄妙的道理。
恩宠丰厚,教诲细致入微。
佛法成为内心的烙印,也是座右铭。
白云飘向皇宫,仙鹤在东方梦境中飞翔。
告别梁苑,扬帆驶过洞庭湖。
抵达山中,皇帝亲笔诏书开启,凤凰遍满山岩的门户。

注释

振锡:持锡杖出行,指僧人。
华京:京都,这里指长安。
龙灵:龙神,象征吉祥和神圣。
玉阶:玉石装饰的台阶,指宫殿。
金口:比喻佛陀的言辞如金般珍贵。
纲赜:法理的精要,深奥的道理。
杳冥:深远、幽暗,形容深奥难测。
烂熳:丰富、盛大。
丁宁:恳切、详细地教导。
心中印:内心深处的信仰印记。
镌:雕刻,比喻铭刻在心。
北阙:皇宫北门,代指朝廷。
鹤梦:仙鹤的梦境,象征超脱尘世。
鼓棹:划桨,泛指乘船。
洞庭: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御札:皇帝的诏书。
鸾凤:凤凰,象征祥瑞。
岩扃:山岩上的门户,形容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僧人回寺的场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振锡诣华京,频频答龙灵”两句,通过对钟声与龙灵呼应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玉阶前见佛,金口内开经”表达了僧人在寺中参拜佛像、聆听佛教经文的情景,体现了宗教生活的庄严与宁静。

“论道穷纲赜,深玄极杳冥”一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奥义理的领悟和赞叹。随后的“褒崇恩烂熳,教化语丁宁”两句,通过对佛恩普及与教诲细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尊敬之情。

“传作心中印,镌为坐右铭”则是将这次别离的情景和感受深刻于心,并作为座右铭来回味。接下来的“云飞来北阙,鹤梦去东冥”两句,以飘逸的云和高洁的鹤象征僧人远行的心境。

最后,“鼓棹辞梁苑,扬帆过洞庭。到山开御札,鸾凤满岩扃”几句,则描绘了送别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从而展现了诗人对僧人的不舍和寺庙的壮丽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宗教活动和人物心境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境界。

收录诗词(4)

王化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美璞未成终是宝,精钢宁折不为钩。

形式: 押[尤]韵

句(其二)

文章换桂一枝秀,清白传家两弟贫。

形式: 押[真]韵

游王官谷

耐辱幽人不愿名,一丘一壑遂高情。

门前流水无冬夏,想见先生到骨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惟有杨花思空阔,正零落处是开时。

形式: 押[支]韵